听到子婴的提醒,黑夫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连忙对子婴行礼道:
“殿下说的不错,确实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是殿下的提醒,末将刚刚还沉浸在武器的强大之中不可自拔,倒是忘了战争的胜负手的确是人了。”
很多人以为,决定战争的胜负手是科技,工业和技术。
对于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往往嗤之以鼻。
但实际上,抱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对人的作用往往一无所知。
他们只是粗鄙地以为,人在战争中所能发挥出的最大作用也仅仅只是悍不畏死,盲目冲锋而已。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从历史上的诸多斗争经验来看,人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
倘若一个国家在工业和科技上处于劣势地位,但他们举国上下的战争决心强大,能够比对面的工业和科技强国更加决心将战争拖到底,那他们在战略上其实就已经赢了大半。
而倘若士兵悍不畏死,且这种不怕死的决心还是建立在他们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而被洗脑的结果,那他们也能使用出远超越对方的灵活战术,并积极思考如何使用落后的武器打赢敌人。
如此一来,从战术层面上,他们也能取得极大的优势。
而且从历史的诸多战争来看,许多注重人的作用的军队和国家,即便一开始科技和工业处于落后地位。
但只要他们在战争中意识到了科技和工业的重要性,那他们国家的有时之事就会纷纷动员起来,想办法在逆境中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业和科技体系。
如此一来,到了战争末期,他们甚至可能拥有一套足以与敌人相匹敌的工业和科技体系。
所以说,虽然工业和科技确实能在战争中为一个国家取得相当的纸面优势。
但倘若这个国家的人不行,那这种优势很快就会被取而代之。
毕竟工业和科技终究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工业和科技这种东西终究是一种会被别人赶超的存在。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19世纪美国在北美洲中部所组织的开拓运动了。
由于在过去数个世纪的“友好交流”当中,美洲的原住民实际上已经学会了驯养马匹,骑乘战斗,乃至于制作使用枪械的知识。
在军事技术层面上,美国人相对于本土的印第安人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那历史上的美国人究竟是如何打败印第安人的呢?
他们靠的其实是自身比之印第安人更加优越的组织方式。
19世纪的美国已经有了一套相当高的国家组织模式,他们能够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开拓。
而印地安人却依旧维持着部落联盟这种落后的组织模式。
这意味着印第安人在人力和组织程度上根本不占有任何优势,只能被数量更多的美国白人碾压。
同样的道理。
二战时期的德国人虽然拥有科技优势,在战争初期利用各种先进的武器和神奇的闪电战战术所向披靡,打遍欧陆无敌手。
可在面对组织模式更加先进,人口更多的苏联时,他们却吃了瘪。
明明在最优势的时候已经快打到敌人的首都城下。
但最终却被对面平推回家,最终战败。
……
在生产出第一把铁剑以后,子婴又开始马不停蹄的让工匠们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武器和铠甲出来。
第一把环首剑,第一把马槊,第一把陌刀,第一把明御林军刀,第一把骑兵剑…
第一件札甲,第一件步人甲,第一件冲压板甲,第一件胸甲…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工匠们就在子婴的指导下,定型了多种武器的生产方式。
接着,子婴一边命令黑夫加强燕山钢铁厂的安保措施,确保这里的情况不会被外人所知。
另一方面,子婴也亲自带队,将这些武器全部带回咸阳,供始皇帝和帝国的高层查看。
咸阳宫中,始皇帝看着手中这把比普通青铜剑长上许多(因为青铜质地柔软,所以不能铸造成长剑,只能铸造成短剑样式)的铁制半手剑,眼神复杂。
这剑的确是一把好剑。
就在刚刚,始皇帝亲自用手中的铁剑斩断了一把自家收藏的青铜好剑。
那顺滑的手感,让始皇帝确信,子婴锻造出来的铁剑对过去的青铜剑有着碾压级的优势。
考虑到之后帝国的开拓,难度可能远比过去统一六国还要更加艰难,是皇帝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装备这种新式武器。
然而,一抹担忧始终在始皇帝的内心挥之不去。
他对子婴道:
“子婴,朕本以为你说的铁质武器,只是一种比青铜武器要略微强的武器,可你这武器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