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幽州铁骑(1 / 2)

在提出了自己针对骑兵的战术改革以后,子婴便和王离进入了下一个话题——数量庞大的骑兵究竟要从何而来?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因为对于大秦帝国——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关中这一块老秦地盘来说,大规模建设骑兵其实并不容易。

毕竟在这个时期,华夏对于草原地区的殖民还远未到汉朝时期那么夸张。

汉朝时期能够支撑得起一支强大骑兵部队的凉州,河套等地,如今可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除了义渠部落提供的一部分草原骑兵以外,老秦本身的骑兵部队其实并不算多。

“殿下,您这个构思虽然很好,但也得有人执行才是。”

“倘若我们不能招募到足够的骑手担当这一骑兵,那您刚才提到的改革,也终将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离对子婴语重心长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王离的看法,子婴也颇为认同。

但他之所以敢于将骑兵改革的想法告诉王离,自然有解决兵源的办法。

子婴说道:

“王将军,打算让大秦的骑兵部队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骑兵建设的重点从关中转移到别的地方。”

“例如旧燕。”

燕国?

听到子婴提起燕国,王离表情有些差异。

毕竟这个地方,在秦始皇治理下的大秦,是相当敏感的。

想当初,秦始皇还在赵国作为人质的时候,曾经与同为质子的燕太子丹交好。

他也是秦始皇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可是后来,太子丹竟然派出刺客荆轲刺杀秦始皇。

始皇帝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有人背叛他。

太子丹的背叛,无异于触碰了始皇帝的逆鳞,挑战了他的底线。

也许是出于有意识的报复,又或者是知道这点的秦朝官员刻意讨好始皇帝,有意而为之。

总之,在大秦的官场当中,燕地其实是最不受待见的地方。

往往在执行政策的时候,老秦官员都喜欢给旧燕上最狠的剥削,给最少的优惠政策。

在灭亡的六国当中,恐怕也只有赵国的待遇,能够比燕国更加凄惨了。

在这样的地方发展骑兵,真的没有问题吗?

王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子婴则招了招手,让人拿出了一张大秦地图出来。

“将军请看。”

子婴挽着袖子,用手指指着地图,示意王离看过来。

却见子婴的手指赫然指向了地图上的一处特殊地形——燕山!

“殿下这是何意?”

王离不明子婴的意图,只能好奇询问道。

子婴解释说:

“不知将军是否对我华夏蛮夷之别,农耕,游牧之分有所了解?事实上,在我最近的研究当中,我发现在大秦与北方草原的漫长边界上,大多数地方两者之间实际上有着绵长的过渡地带。”

“那些地方胡人与华夏杂居,农耕与游牧并存,几乎是一种常态。究其原因,是因为本地的自然环境虽然更适合游牧,但苦一苦的话,还是能够勉强维持一下农耕生活。”

“然而燕山下的幽州地区却是个例外。”

“幽州这地,在燕山南侧,气候湿热,对于农耕来说条件非常适宜。然而你只要翻越燕山,就会发现地图上短短几十里路的距离,仅仅隔了一座山,就有天差地别。”

“穿越燕山之后,原本湿热的气候瞬间变得干燥少雨,根本容不得农耕半点发展。”

“可以说,这是我大秦边界上自然环境转折最为剧烈的地区!”

听着子婴在这里科普大秦的气候特点,王离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困惑地问道:

“殿下,你究竟要表达什么?”

子婴也不着急,继续缓缓说道:

“发展骑兵,其实无外乎需要三样东西。”

“一是养马之地,二是充沛的兵源,三是发达的手工业。”

“此三者,其中的养马之地,只能选择草原。发达的手工业,却是只有农耕地区才能供养得起。此二者,几乎没有比幽州更适合的地方。”

“在我大秦,手工业比幽州发达的地方,没有其适合养马。适合养马的地方里,幽州的手工业却是最发达。”

“而充沛的兵源,这里胡人与我华夏子民杂居,加之战乱频频,民风彪悍,自然也不缺乏好的兵源。”

“所以,不管现实问题有多大,将骑兵部队的建设重点放在幽州,确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听完子婴的论述,王离目瞪口呆。

说实话,这种从气候和环境上论证一个地区军事发展潜力的论调,王离还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