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破绽(2 / 3)

试探而已,他给这支别动部队的要求很简单,如果遇到对方的坚决抵抗或者有被包围的风险,就立刻撤回来,毕竟精锐可不是那帮新兵,他损耗不起。

很快,第三军大营正面,高棉军在阵前稍作准备之后,就发动了潮水一般的攻击。

以铁甲步兵为前锋,刀盾兵护住两侧,紧跟着的就是大量的高棉弩手。由于射程和射速上很是吃亏,他们需要被掩护到至少两百步以内才能发起攻击。

若是要形成弩箭对清河的压制,则至少需要把攻击距离缩短到一百五十步。

也就是说,对于射程高达三百步,可以通过搬动机扩而连续发射的清河强弩而言,他们要达到自己的战术目标,需要填进去更多人的性命。

在弩手后方,则是由长枪长斧兵组成的攻击集群,他们掩护着由辅兵抬着往前冲锋的床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进攻集团,跟随着弩手前进。

由于清河方面早有准备,床弩都被人为的抬高了位置,导致高棉方面的床弩射程也相当吃亏,不过对于清河把床弩固定在发射台上的方式,能够被抬着机动的高棉床弩并非没有优势,况且他们的任务并不是与清河床弩对射,而是采用发射带着破甲头或者两根之间带着铁锁链的弩矢的方法来破坏清河的防御工事。

由于刚接战,距离较远,在军官的指挥下,清河的床弩首先换上了带有三棱锥的穿甲头,以便在不增加重量情况下提高穿甲的效率。

这一点是为高棉前排的铁甲步兵和推着大盾向前的刀盾兵所准备的。

床弩的箭矢长度超过一米,总的来说和现在运动员所使用的标枪的大小差异不大,每次发射都是三矢连发,在居高临下的情况下,每次发射都能击毁高棉的大盾或者把两三个铁甲步兵串在一起,如同糖葫芦一般,再重重的钉在地上,看起来颇为怕人。

高棉军队的士气并没有如一开始大家所料那般直接崩溃。

一来是因为出战之前,杨义贞代表王室发下了重赏,兵卒的腰包都鼓鼓囊囊的,实在是没有一接战就溃退的道理。

二来也是因为杨义贞以右相的身份许下了赏格,从阵斩一人到先登突入再到丁林的首级,都算得上是明码标价,而且概不拖欠。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秦寿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把自己的一部分亲兵编成了督战队,混到了攻击队伍中,若任何人有后退的意思,直接就会被斩首。

虽然是新兵,不过在参加训练的最初,大家就背诵过:“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的军规,所以主将有此行为,倒也算不上意外。

虽说在床弩的面前,所谓的甲胄,盾牌,乃至于个人的勇武与勇气,全都如同纸糊的一般,哪怕你是会请神上身,只要这个神来得慢了那么一点点,都保不住你。

但区区几十架床弩,在这样宽大的正面上,对高棉攻击集群的杀伤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而床弩的血腥带来的恐惧却远远没有拿着刀站在后面阴沉沉的看着自己的督战队带来的恐惧厉害。

因此高棉军还是顶着伤亡冲到了第一道壕沟面前。

剩下的就很好办了。

根本不用去填壕沟,也不用跳下去再爬上来。

刀盾兵直接放平了自己用原木打造的大盾,就成为了通过壕沟的利器。

至于壕沟另一侧的栅栏,高棉床弩则是尽可能采取了放下-发射-抬起来就跑的战术,在帮助前锋摧毁栅栏的情况下,减少自己的损失。

若壕沟另一侧是铁丝网,那也不算难,不管是铺上原木大盾来造出一条道路,还是让床弩发射中间带着铁链的弩箭,都能够摧毁铁丝网,嗯,至少看起来铁丝网像是被摧毁了的样子。

不过带队的军官在现场评估了下自己携带的大盾的数量和床弩弩矢的数量后发现,对于层层叠叠的铁丝网,他们采用的方法并不是特别的有效。

所以阵前转向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这也是事前商量好的一部分,尽可能的找寻清河营盘的薄弱之处进行攻击,而不是死板的拿人去填,不然多少人都不够填进去的。

这样的调整立竿见影,高棉军的突进速度骤然间加快。

虽说把人集中到了一块之后,更加有利于床弩和强弩的打击,但只要突进速度够快,达到双方能够对射乃至肉搏的状态,那么现在的一切牺牲都是有意义的。

这是战前秦寿给杨义贞的解释。

杨义贞在这一点上很快和秦寿达成了共识,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

由于这个距离还在清河强弩的最大射程上,是所谓的“强弩之末”的位置,清河强弩的穿甲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上削弱,无法有效对高棉军队前排的铁甲步兵和刀盾手造成足量的伤害,因此固守在第一道壕沟后方的清河守军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报,我军已经突破敌方第一道防线,正在向纵深推进。敌方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