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紫竹源记(1 / 2)

大明群英传 紫飞鱼 1085 字 11个月前

元朝末年,第五季冰河时代前期,冰封万里,饿殍遍野。

京城郊外一农户,打猎捕鱼为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紫竹林,复行数十步,有山涧一线天,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道路错杂,宛若迷宫,迷路数日,乍见天光,豁然开朗。

土地平阔,山环水绕,良田美池!

田间耕种农夫皆肌肉虬结,身材魁梧,更有一女子,倒似古秦汉之人,喂鸡喂鸭,小犬相随。

!的一声,农夫晕了过去。

待得醒来,已然身在村外,村民问之,农夫穷尽脑汁,添油加醋一番,乡人皆赞叹,每日宴请,听这“紫竹源记”!

在这农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桃花源”中,一间竹屋。

龙跃与宋应星对面而坐,徐小薇坐在一侧,中间是一张桌子,上面摆着数只成熟的水稻、小麦等谷物。

徐小薇对过是那位失踪已久的东瀛女子春夜小花。

小花抖了抖丰满的胸膛。

徐小薇咂了下嘴,看了看自己的。

龙跃见状,偷偷跟徐小薇说:“生完孩子就大了,她是妇人,你是少女。”

徐小薇推开龙跃:“人家才满二八,人家还是个女娃娃!”

嗨嗨!宋应星咳嗽一声。

几人开始谈正事。

龙跃笑问道:“先生,还要几月,可见成效?”

宋应星沉着道:“我们四月中下的,几日前已经成熟,如今已是七月;下一季怎么也要九、十月份。”

龙跃深以为然,道:“先生有几成把握?”

宋应星道:“在下所学,大体来自数百年前传下的‘齐民要术’,家中也是小有资产,统辖乡里农田,数代人总结经验,每每丰收,乃当地首屈一指的大粮赏!”

龙跃喜道:“先生去赶考还真是浪费人才了。”

宋应星摆摆手:“士农工商,当思报效国家,扬名乡里。”

龙跃道:“不过求个一官半职,阁下小小要求,自当如愿。”

宋应星大喜,一时有些上头:“首领,若是如你所说,你家乡那位高人不得古法,用那雄性收拢的杂交之法,便是实验千万种,也只是他好运罢了。”

龙跃听到此人如此说袁爷爷,心中不大高兴:“阁下却能保一定?”

宋应星道:“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懂阴阳五行,天时地理,穷尽人力而求种,自然徒费年华。”

龙跃道:“先生不也是靠着我们锦衣探官的脉络,从辽东金人、北方蒙古古部落、江南应天水稻田,湘赣天南贡品种,西北长安古秦麦种,以及闽粤粮仓,用您那分金定玉之法,勘测良久才选定的良种?”

春夜小花道:“还用了我们,北海道,的粮食,苗!”

龙跃勉强听懂她在说什么,“你们那品种耐寒是耐寒,产量实在不敢恭维,你自己去田里看看?”

春夜小花:“巴嘎!”

龙跃假装听不懂,其他人是真听不懂。

徐小薇问道:“咋了?”

龙跃轻轻碰了下她,心道:“哎,问多了都是病。”

在这“紫竹源”中,玩的最开心的就属姚广孝老哥了,他弄了个小菜园,中了好些韭菜、丝瓜、小白菜,葫芦。。。应有尽有。

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酒曲,把宋应星搞剩下的水稻小麦开始酿粮食酒。

徐小薇对这个很感兴趣,也很有心得。

因为徐小薇她们家乡本就有喝米酒的习惯。

龙跃很喜欢徐小薇酿的米酒。

姚广孝种的菜还行,酿的酒实在不敢恭维,且不说好不好喝,就是那别出心裁的各种创意,加的那些混合的五谷杂粮,蜂蜜、水果啥的。

味道怪的很也就罢了,龙跃按住徐小薇的好奇心,怕她喝坏肚子。

这段时日朱元璋命人取走了据点的大部分金银,偷偷兑换成了粮草,也不知道有没有成功运送。

全城的粮食价格随着寒冬的持续,也是一路猛涨。

“山里面”的生意不温不火,毕竟都是大家轮流操作的,姚老哥的手艺想必是不怎么受欢迎的。

只有徐小薇当小厨娘的时候生意格外火爆。

龙跃想着,他们这边坐吃山空,莫不如开发开发小店的生意,也不好白吃白喝朱棣大哥。

毕竟他们的育种项目也还没“盈利”。

龙跃琢磨着,这京城中达官贵人极多,店面却大多都是传统的1.0模式,基本都没啥特色菜,也没有现代化的运营。

当然那些大酒楼除外,那是他目前奋斗的目标。

龙跃拽着姚广孝,二人出来考察商机。

“姚老哥,你说要是在各个繁华地段都开家铺面,我们能赚一些金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