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就这么成了武松,还遇上了潘金莲(1 / 2)

从来天运总循环,报应昭彰显恶间。

信是明明原自主,人生总是机关算。

欲知前世果,今生受者果。

心中有一念,天地怎悉数知。

北宋元丰三月。

年仅虚岁四岁皇十一子赵佖,已把上首诗背的滚瓜烂熟。

“皇儿,你比你六哥还要聪些,看一遍就能背下,父皇甚是欣慰。”突然一口鲜血从口而出,便昏晕过去。

素有女中尧舜的皇太后高滔滔见此,决不允许大宋王朝在多事之秋,以及神宗皇帝没有指定好接班人就撒手人寰。

几位御医得到皇太后应允后,便强行撬开了神宗的龙口灌下了霸王汤。

两滴眼泪从眼中滑落下来,皇太后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不行了。一方面下谕旨去请文武大臣,一方面禁止宰相蔡确、职方外员邓刑恕、宋神宗赵顼同胞弟雍王赵颢、曹王赵頵出入皇室寝殿。

另一方面,织造局正在加紧赶制着只有十岁孩童才能穿的龙袍。

不知是过了一炷香还是两炷香时间,赵顼缓缓睁开了双眼,望了望窗外后缓缓启口说

“母后,殿外的树不是被全砍了么?听,风声,树影又怎么在晃动”

“父皇你醒了…”

“赵俑、赵佖你俩别摇晃了,你父皇刚醒,身子骨怎么经得住你这么折腾。”

“母后,清河县和阳谷县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皇儿,母后怕你身体吃不消,没把两县的消息往宫里送。那地已经三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饿死者足十有七八…”

高滔滔不忍再说下去,这时已有机灵的宦官,把从阳谷、清河绘制的灾民流离图呈了上来。

神宗看图后,彻底明白过来,殿外是什么了?心想母后为什么如此痛恨新法,宁肯失去亲情。

到目前为止,神宗也想不到的是图中形象全是真的,而且是很多地片皆是如此,只不过并不是阳谷和清河二县罢了。新法是好,但在革新派中除了王安石外,真心为国为民者少之又少。且神宗和王安石过于急于追求国富民强,而忽略了新法的弊端所致。

兵杯释酒权、斧光灯影、颤渊之盟在神宗皇帝面前一一闪过。

高滔滔举起的茶杯小酌了一口说“皇儿难道不和煦儿说两句么。”

神宗知道了窗,母后想必是看中朱妃心善,不会参与朝政,赵俑年龄还小,如此便可垂帘听政,重启守旧派。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罢如此也好,赵佖、赵俑母子便可确保无恙。

“封朱忙为贵妃,从今起,赵佣改名赵煦,册立为皇太子。赵佖改名为赵佶,并授镇宁军节度使、受封宁国公…。”

神宗还想说下去,但是心有余力而不足。

“朕累了,要休息会。”只是两眼就这一闭,再也没了再睁开的机会。

此时高滔滔终于舒了口气,守旧派舒了口气。

4月1日,赵煦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正式登基为帝,为哲宗,年号元佑。诏告天不升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向皇后为皇太后、德妃为皇太妃,并大赫天下,举国同庆。

太皇太后重用司马光等守旧派,几乎全部取消了神宗的青苗法等新政保甲法等全部泊打击改革派,革新派不断被贬,元佑更换开始了。

说来也怪,赵煦在太皇太后的垂帘听政下,又重新守旧派,在宰相司马光基本废除完王安石的新政后,大宋又和西夏、辽国恢复到蜜月期,全国又呈现出勃勃生机。

到了绍圣年,清河县和阳谷县却发生了自仁宗年间瘟疫以来又一次重大蝗灾。

报上朝廷的折子一个如雪花般飞入皇宫。清河县铁碗县令陈陈驰为解决蝗灾之患,亲自带领全县官奔走于田间。

不仅如此,陈驰更是还告贴榜文并许下诺言,不论出身、地位、年龄只要除蝗有功者,将自己女儿陈月娥许配之。无论当牛作马、为奴为婢也认了。

陈月娥虽有清河县第一美女之称,但没一人敢接告示。陈驰不得已把监狱里一切重要死刑犯一律无罪释放,以全力投入治理蝗灾中,武松就是其中一员。

可是人要倒霉的话,喝口凉水都塞牙。

“武大,不好了,好像撑杆砸着了人了,你快去看看,要是个有吸气,而没了呼气的还好,要是半生不死的,我家以后还怎么生活。”

少妇越想越气,看似挺英俊高挺拔的,没一点用,还竟禁不住一杆之重。

“金莲,你怎么一点也不小心,趁黑夜没人和我出去看看,人死没死,别死在我家门前,到时跳到黄河也说不清了。”

“我有点害怕,武大你自个去吧。”

武大听后拿起面杖,也是喝了几口酒,壮着胆子出去。

“二郎,怎么会是你?”武大郎看清模样后,手一摸还有鼻息,抱起武松就往家里走。

:“怎么会是二郎,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