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遇袭疑云(1 / 2)

下邳,徐州大都督府。

邱东匆匆走进了大都督府的书房,此时书房内除了萧恪之外,还有长史杜靖、司马刘煦、主薄申屠延和参军苏璘四人,只是每个人的面色都有些凝重。

书房内的几人一见到邱东进来,目光纷纷投到他的身上。

邱东刚要向他们一一见礼,萧恪却先他一步摆摆手,沉声说道:“不必多礼了,直接说出你调查到的线索吧。”

邱东能理解萧恪此刻的迫切,毕竟他跟在萧恪身边这么久,知道萧恪一直很重视这次移民之事,只是没想到第一批迁往青州的百姓就在北海郡境内遭到贼寇袭击,险些坏了萧恪的移民大计。

更严重的是,不知道又是谁将这件事传回了徐州,闹得人尽皆知,导致很多原本决定要迁居青州的百姓心生怯意,打起了退堂鼓,已经有不少人跑到当地的县衙,恳求官府取消自己的登记,说什么都不敢再移居去青州。

萧恪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心中更清楚自己若是不能妥善处理此事,他从徐州迁移百姓充实青州的计划必将因为此事必将毁于一旦。

尽管他已经派驻守在北海郡的军队前去剿灭了这伙袭击移民的贼寇,但他知道这件事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毕竟这些百姓之所以愿意移居青州,还不是因为穷,即使他们将全部家当都带在了身上,也不见能有多少油水可抢。

更况且这些移民一路上都有官兵护送,即使贼寇们人多势众,也不见得能占到什么便宜。

可这些穷得叮当响又有官兵护送的移民,偏偏就引来了几千贼寇的袭击,任是谁都能想到其中的原因不简单。

还有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孙剑和姚成早就严密封锁了移民遇袭的消息,不许任何人泄露,可这件事最后还是传遍了徐州各大郡县的街头巷尾,吓退了不少还没出发的百姓,很显然其中必然有人在从中作梗,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破坏自己的移民大计。

正巧邱东这段时间刚刚拉来人马组建起了锦衣卫,萧恪便下令要邱东和锦衣卫彻查此事,好给他和那些迁移青州的百姓一个交代。

邱东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便亲自带着人去了一趟北海郡,勘察过当日移民遇袭的现场,又细细审问了官兵俘虏回来的贼寇,总算有了一些发现,便立即匆匆返回下邳要跟萧恪汇报。

此时,看着书房内这么多双看向自己的眼睛,邱东的心情一时也变得微微有些紧张,他知道这是他们锦衣卫成立以来经受的第一场考验,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搞砸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在心中大致理了理思路,随后缓缓开口道:“回禀大都督,经过属下和其他锦衣卫同仁的调查,发现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贼寇劫掠百姓,而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萧恪目光微微一沉,但还是未置可否道:“说说你这么判断的理由。”

邱东顿了顿,随后继续说道:“这伙袭击百姓的贼寇那是盘踞在擂鼓山一带的乱匪,贼首叫伏康,本是田柏的心腹大将,但在田柏死后,他不愿投降大都督,便率领手下士兵上了擂鼓山,落草为寇,聚众做乱,经常下山劫掠百姓。”

“听邱指挥使这么一说,这个伏康应该对大都督恨之入骨才对,完全有理由下山去袭击迁往青州的百姓,以便坏了大都督的大事,可为何邱指挥使却反而说他们是受了其他人在背后指使。”长史杜靖不由眉头一皱,神情很是不解。

邱东看向杜靖,摇了摇头,沉声回道:“杜长史有所不知,自从伏康盘踞在擂鼓山作乱之后,驻守在北海郡的官兵不知上山围剿过他们多少次,可这个伏康异常狡猾,每次都带人弃寨而走,从不与官兵正面交锋,可是等到官兵撤走,他又立即带人返回来继续占山为王,因此官兵也拿他无可奈何。”

“杜长史想想看,一个之前遇上官兵都要退避三舍的贼首,如今却为了一群移居青州的百姓不惜跟护送他们的官兵正面交锋,岂不蹊跷?”

萧恪听到这里,心中不由暗暗点了点头,知道自己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算是挑对了人。

但尽管心中对邱东的说法很认可,但萧恪还是不动声色继续问道:“这一切不过只是你的推断罢了,即便是如此,也不能说明伏康率兵袭击百姓是受了他人指使呀。”

邱东点点头,沉声说道:“大都督说得不错,方才属下说的那些不过都只是属下自己的推断罢了,但除此之外,属下还有一些其他的证据作为佐证。”

“什么证据?”萧恪依旧不动声色,继续淡淡追问道。

“属下问过那是护送百姓的孙剑都尉,他说实际上那日袭击他们的有两拨贼寇,但经过属下调查,发现那日袭击他们的贼寇并不是同一伙人。”

“依照孙都尉的说法,第二拨贼寇明显武器更精良,训练更有素,不像是贼寇,反倒像是私兵。”

“因此属下有理由怀疑,正是后面出现的那伙人指使伏康率贼寇袭击百姓,好将护卫百姓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