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战火消弭(1 / 2)

很快,拓跋焘收到崔浩传来的消息,他知道是宋军扮成柔然骑兵劫掠云中和五原,这让他气愤不已。

正当他率军返回五原城时崔浩再次告知他知道坏消息。

“陛下,临沃城被宋军攻破,古弼将军率军撤回五原。”

这时古弼从一旁出来跪在地上,“请陛下降罪,末将守城不利,将临沃丢失。”

拓跋焘一脸震惊,他没想到临沃这么快就丢失了。

“怎么回事?”

“陛下,宋军一直都在保存实力,随后利用骑兵扮成柔然骑兵使我军分兵,最终导致临沃兵力不足,被宋军攻破。”

拓跋焘郁闷不已,这次临沃丢失,他的责任很大,这也让他没法再责罚古弼。

“好了,这次是朕的错,传令大军全力戒备,以防宋军来攻。”

“陛下,臣以为宋军必然不会再出兵攻打五原。”

“哦,崔卿这是何意?”

“陛下,这次战事旷日持久,双方多次交战,互有胜负,而且消耗颇大,想必宋国也承受不住,所以,宋国定然会停止攻击,保持现状。”

听完崔浩的分析,拓跋焘也思考起来,如今魏国也是苦苦支撑,宋国消耗大,魏国消耗也不小。

“那按照崔卿之意如何?”

“罢兵停战。”

拓跋焘早有预料,事已至此只能暂时停战了。

然而双方这次并没有互相派遣使者,而是十分默契的不再进攻,维持现状。

刘义隆随后下旨,刘义季改任朔方都尉,驻守朔方郡,临沃暂时由其代管,其余大军返回原驻地。

刘义隆知道,魏国也不会再比发动进攻了,所以青州、相州等地的大军陆续返回。

同时拓跋焘也默契的将兵力收缩,陆续调集前线。

此时宋魏停战的消息让草原上的郁久闾吴提紧张不已,宋魏停战,意味着魏国可以再次出兵草原,将其赶出漠南。

然而谢稚却道:“可汗陛下不必担心,魏国经过和宋国这一战,已经无力再次动兵,两国交战数月,损失不小,粮草辎重消耗巨大,所以魏国如今只能默认可汗陛下返回漠南,不会轻易动兵。”

听完郁久闾吴提才放下心了,不过他依旧派出斥候打探魏国消息,随时戒备魏军攻击。

战事停止,最开心的莫过于边境的百姓,他们不用在提心吊胆的生活了。

宋国的百姓还好,魏国百姓可就倒霉了。

魏国百姓看着那点微末的收成,一旦双方交战,百姓不敢出城,那地里的庄稼就惨了。

而且魏国百姓还要上缴繁重的赋税,这就更加雪上加霜。

于是,魏国占据五原后,不少百姓逃出五原,来到朔方和上郡。

两郡太守也是尽力安排,毕竟两郡人口不足,很多土地无人耕种,正好可以安排给逃来的百姓。

刘义隆对于这样的安排是认可的,并下令各州郡不得为难逃难而来的百姓,尽力安置,分给土地。

这次战事之后,广平郡南部被宋国占据,这里的百姓可是高兴坏了,他们可以分到土地了。

随着战事结束,刺史府的官员来到各县,先是统计百姓和土地,随后开始分地,百姓们也是尽力配合,就连世家也不敢从中阻挠。

宋国这边一切都很顺利,然而五原郡却爆发了两次民乱。

其中一个官员去收缴百姓的地契,被百姓打伤,他随后指使士卒将那名百姓杀死,引发了百姓的不满,近千名百姓奋起反抗,攻击县衙,杀死了数名魏军士卒,并冲击粮仓,将存粮一抢而空。

最后五原太守府派兵镇压才平息。

第二次是魏国官员强行将手中不好的土地和百姓交换,造成了百姓的不满,最终导致他被百姓活活打死,随后愤怒的百姓冲破县衙大门,将县令一并打死,随后一哄而散,最终没有找到一人。

宋国将土地分给百姓,让百姓有地可种,然而刚刚占据五原的魏国却急于收回百姓,这让百姓如何不愤怒。

最后虽然被镇压,但是却让魏国焦头烂额。

拓跋焘看着手中的奏章,十分头疼,五原被宋国占据时间不算长,却引发这样严重的后果,如果魏国以后攻下更多宋国土地岂不是更加难以应对。

“陛下,这种担忧不是没有根据,刘义隆自登基以来,以百姓为重,打压世家,不少世家北迁,这就让我们的百姓生活更加艰难,世家虽然富有并多有人才,但是其贪婪程度也是令人发指,如今宋国一步步降低世家的影响,我们也不能放任世家胡作非为。”

“哼,朕岂能容忍这些世家在我们大魏兴风作浪,严查,一旦发现有世家大肆购买土地,一律按叛国论处,抄没家产,诛杀九族。”

“诺。”

“崔卿,寺院似乎最近有些死灰复燃,看来他们已经忘了朕手中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