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各个击破(1 / 2)

到彦之利用馆陶吸引魏郡和清河援军,然后将他们各个击破。

其中清河援军由谢晦和刘义恭率领三万大军负责拦截。

谢晦打算在清渊附近拦截清河援军。

当初清渊城宋国守军极其顽强,副将带领不足千人誓死不降,为其余宋军及百姓向馆陶转移争取了很多时间,最终全军覆没。

“吴王殿下,你率五千骑兵在清渊东北埋伏,魏军必然不会想到,我会将骑兵分出去。”

“副帅,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殿下,为将者当遇事果断,不应踌躇不前。”

“末将知道了。”

“殿下等待本帅命令,务必一战击破敌军。”

“诺。”

谢晦其实十分不想带着刘义恭,但是没办法,陛下想要历练他,谢晦也只能带着他。

谢晦把他安排到骑兵中有两点原因,其一,骑兵负责突袭,危险性不高,其二,骑兵速度快,就算打不过可以随时脱离战场。

谢晦还嘱咐骑兵将领,一定要保证吴王殿下的安全。

谢晦带领一万步军在魏军必经之路列阵,然后将其余一万五千埋伏在两翼,纠缠住魏军后,骑兵作为最后一击。

宋军斥候开始对魏军斥候展开屠杀,这也是谢晦的策略,就是让魏军急于通过清渊而忽视宋军埋伏。

果然,魏军将领见宋军斥候如此疯狂,推断宋军只有这一万人,所以下令快去歼灭这一万宋军,然后驰援馆陶。

谢晦见魏军列阵之后就开始冲锋,下令采取守势,目的是缠住魏军。

魏军前军急于突破宋军阵型,悍不畏死的发起冲锋,魏军骑兵也开始向两侧迂回。

就在这时,宋军伏兵从两侧杀出,宋军用床弩直接将魏军骑兵击溃,然后开始对魏军两侧进攻。

魏军瞬间陷入混乱,这时谢晦立即下令全军进攻,将魏军三面合围。

魏军将领也不是等闲之辈,立即聚集剩余骑兵,准备向清河突围。

但就在这个时候,宋国骑兵杀出。

冲锋在前的一名宋国小将手持长矛大杀四方,所到之处无一合之敌。

这名小将正是大宋吴王刘义恭。

谢晦见到这一幕,眼角直抽,心道:吴王殿下你要不要这么勇,你要是受点伤我谢家不得倒大霉。

于是他下令,全力进攻,迅速击破魏军。

宋军以一千重甲兵开路,瞬间将魏军一分为二。

刘义恭率骑兵拦住魏军骑兵,然后率先向魏军骑兵杀去。

魏军骑兵将领见刘义恭年轻,并不在意,拍马杀向刘义恭。

刘义恭、刘义季自幼被刘义隆看重,特地寻访名师教授,他们二人不仅武艺出众,还跟随沈庆之、到彦之他们学习行军打仗,可谓是有勇有谋。

刘义恭看出对方意图,随即迎了上去,手中长矛直刺对方咽喉。

魏将见状准备以槊荡开长矛,不料刘义恭改刺为扫,猝不及防之下,魏将被长矛扫中肩膀,吃痛之下手中马槊差一点脱手。

刘义恭不给他反应时间,长矛刺向魏将心脏,魏将情急之下只得躲避,但是长矛依然刺中他肩膀。

疼痛之下,魏将想要调转马头,结果刘义恭长矛再次刺来,正中咽喉,魏将不甘得掉落马下。

虽然过程跌宕起伏,但是两人交手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双方骑兵看到的是,两人交手仅仅几个回合,刘义恭就将魏将刺于马下。

随后,刘义恭开始大开杀戒,魏军骑兵无人能挡,跟随而来的宋军骑兵也是极为振奋,跟随刘义恭冲向魏军骑兵。

很快就将魏军骑兵杀散,然后率骑兵杀入魏军阵中,副将和三名亲卫紧紧跟随在刘义恭身侧,随时进行救援。

刘义恭杀的兴起,大喊:“勇士们,随本王斩将夺旗。”

瞬间聚集百余名骑兵杀向魏军中军。

刘义恭勇不可当,瞬间杀透魏军阵型,不少魏军士卒纷纷躲避,生怕被一矛刺死。

魏军主将见状只得上前迎战,由于仓促,被刘义恭压制。

魏将武力其实不错,但是由于大军被围,又急于突围,所以气势上就弱了几分。

刘义恭也不含糊,每一招都直奔要害,魏将只能被动防守,根本无暇反击。

如果是平时恐怕刘义恭还真不一定能击败魏军主将,毕竟能够做到一军主将的并不简单。

但是情急之下魏军主将已经陷入被动,根本无力扭转。

眼看已经陷入重围,魏军士卒正在被宋军分割歼灭,魏军主将心中焦急。

这个时候刘义恭抓住机会,一矛将对方长枪荡开,不等他反应长矛直刺胸口,魏将眼睁睁看着长矛刺进身体,胸口传来疼痛感,然后感觉身体中的力量在流失,最后闭上了眼睛,从马上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