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牛肉火锅,咸鸭腿,还有一盘炸春卷,必备的特产萝卜干外加提前买好的卤菜。
夏勇只看了这一眼,就饱了。
程耕洋回到家时大门已开,原来外公外婆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了。
外婆正在桌上摆着碗筷,听到动静看到程耕洋拎着东西,笑了:“回来了,洋洋,你去把黎奶奶他们叫来一起吃饭。”
“外婆奶奶,你和外婆嗲嗲什么时候回来的?”程耕洋问外婆。
“一早就回来了,你和黎洛他们前面走,我们后面到家,黎姐早上身体不舒服,在张婶家睡了一觉。我去村头排队买猪肉回来,她起来了,气色好些了。”外婆摆好了碗筷,走到程耕洋身边接过购物袋,又继续道:“听说啊,黎家孩子在外面遇到难处了,孙子也回来上学了,黎姐肯定还不知道,哎......”
程耕洋一听,忙问:“外婆奶奶,他家出什么事了?”
外公在一旁把米酒拿出来摆上桌子,道:“小孩子问那么多事做什么?你去叫他们来吃饭。”随后对外婆喝道:“你个老婆子也是的,嘴巴真碎,跟小孩子说这些?”
外婆反驳道:“糟老头,我不跟洋洋说,谁告诉他啊,黎洛那孩子多可怜啊?”
“外婆奶奶,你不说我也猜到了,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但心里还是能感知一点的,就是黎奶奶好像确实不知道。”
外公道:“洋洋啊,快去叫来吃饭,这都几点了?你爸妈也真是的,都不知道打个电话回来。”
外婆又怼上话了:“你又开始了,没事找事,孩子在外面那么容易的吗?不忙着赚钱啊,给你打电话干什么?洋洋不是已经回来了吗?”
程耕洋翻了个白眼后出来找黎洛。
“阿洛,阿洛。”
大门开着,程耕洋叫了两声直接进屋了,院子里,黎奶奶正在挂香肠,黎洛正在帮忙。
“洋洋啊!”黎奶奶叫了声。
“黎奶奶,阿洛,还要挂多少?我来帮忙。”程耕洋撸起袖子就干。
“好了好了,就灌了一些新口味尝尝,好吃的话,过年的时候多灌些。”黎奶奶笑着说道。
黎洛第一次见这样的香肠,里里外外做了个研究,没听他们的对话。但是黎奶奶说的新口味,他看到香肠里有五香胡椒粉,还有辣子,问道:“奶奶,是不是五香辣味的香肠?”
黎奶奶收拾好了装着香肠的大红盆,笑道:“洋洋,看看!我家黎洛多聪明啊!”
“黎奶奶,走吧,外婆奶奶催了,我们快去吃饭吧。”
“哎,好,好,好!真是的,他们啊,就你回来了才会回来,平时都见不到人啊。走。”黎奶奶说着走进了厨房。
随后黎洛走到院子角落的水缸,拿起水缸木盖子上的塑料舀子,另一只手打开木盖,舀水在边上的下水道处两只手交换着冲了冲手,问道:“哥哥,是这样洗手吗?”
“嗯。”
不知怎的,程耕洋心里有点心痛。
“阿洛,你爸妈给你打电话了吗?”
“嗯,刚才我回来的时候正跟奶奶通电话呢,巧不巧?”黎洛笑笑。
程耕洋见黎奶奶出来关上了厨房的大门,道:“走吧。”
程家的团圆饭很简单,三菜一汤,有程耕洋最爱吃的红烧狮子头,韭菜和西红柿炒鸡蛋,还有鱼头豆腐汤。
黎洛第一次在程家吃饭,坐在程耕洋身边显得特别拘谨,黎奶奶反倒自然,说来他们已经是相识几十年的老邻居了。
桃花源的餐桌大多都是八人方桌,称之为八仙桌。
程家的的八仙桌是榆木做的实木方桌,四周雕花,做工精美,中式风格。
大厅称之为堂屋,堂屋的正中央是条台,上面摆放着观音,香炉和蜡烛,条台上方挂着的是八仙过海图。
黎洛先前都是晚上来在程耕洋家,都在房间里,对堂屋并未观察,此刻坐在堂屋吃饭,这才开始细看。
“哥哥,我觉得老家的装扮真的很有韵味,总是让人能够静下来,褪去了虚设的浮华,回归了本真。”
“这娃子啊,在城里长大,回到乡下才有这样的体会啊~”外公抿了一口米酒,又道:“洋洋啊~你以后对黎洛要好一点,他对这里不熟悉,比你小,知道不?”
“知道!这还要外婆嗲嗲说嘛?我都已经十七岁了,又不是小孩子了,真是的。”
说着夹了一块红烧狮子头到黎洛的碗里,道:“阿洛,多吃一点,你看,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大恶人,生怕我欺负你了。”
黎奶奶却和程奶奶似闺蜜一般聊着:“我家儿子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说又给我准备了多少钱,你说说,我都是多大年纪的人了,在桃花源也花不了几个钱。我就盼着能见见他,这都多久没见儿子了,也不回来看看我?”
三位老人坐在方桌的三面,程奶奶坐在黎奶奶的右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