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吴攸转到了登州,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看水生他们,而是直接来到了鬼见愁水域。
只见这片海域依然巨浪滔天,非常的凶险,但那种恐怖的气息却再也没有出现。
周边海域的渔货也非常的多,每个渔民渔船都载着满仓的渔获高高兴兴的返回。
巨鳌帮也是信守承诺,不但没有再向渔民收取保护费,而且义务替大家驱赶海盗。
吴攸在鬼见愁海域转了好几天,他想再次进入小岛见见老头和老龟,一方面是挂念老龟没了龟壳是否还好,一方面是在进入仙界前,他想再跟老头多了解一些仙界。
可是让他失望的是怎么也无法进入到那片空间,他还是有些不死心,开始大声的呼喊,想要引起老头的注意,带他进入小岛,可是仍然一点效果都没有。
最后吴攸不得不放弃,离开了鬼见愁海域。
当来到海生们生活的渔村,吴攸发现渔村村口树立着一座自己的雕像,雕像的周围已建起一座海神庙。
每天来这里烧香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一个个大老远赶来就是为了给雕像上一炷香,祈求海神能够保护他们出海平安。
吴攸见状,也就没有再进入渔村,他不想再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他知道海生和水生都非常想跟他一起学起武功。当时去翠峰山时,二人都不想回去,想留在翠峰山习武。
吴攸知道二人都是资质平常之人,根本不适合修炼武功,他不想让他们因他进入江湖这个圈子。
在渔村平静的生活,终老一生也许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当来到巴蜀地区,吴攸没有惊动罗步云、乌雅等人,毕竟刚与他们见过面没有多久,他只悄悄去看望了一下流云大和尚。
此时大和尚已非常的虚弱,但还是硬撑着给吴攸讲解了佛法。通过老人的讲解,吴攸对佛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佛法认为人生苦短,磨难和考验也很多,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佛法的核心就是一个“渡”子,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的对待这些磨难和考验,帮助人们顺利的渡过这段旅程,减少一些痛苦罢了,至于其他却是无能为力的。
他们这些僧人就像是佛法的种子,只有断绝了七情六欲,抵挡住了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才能确保佛法的纯洁,才能很好的将佛法发扬和传承下去。
最后老人一再的叮嘱吴攸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吴攸静静的听着老人讲述,自始至终都没有提问。
老人似乎也是非常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只是默默的讲述。
从老头的讲述中,吴攸听出老人知道人们所见到的,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是非常艰难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的艰难,老人没有讲,吴攸也不会问。
吴攸也没有对老人讲关于仙界的一些事情,也没有跟老人讨论他的那些困惑和疑问,他怎忍心对一个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老人讲这些呢。
至于这些疑问和困惑,就让他自己去探索和破解吧。
最后吴攸邀请他去山村住一段时间,说不定对他有些好处。
不出吴攸意料,大和尚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吴攸。
想想也是,像他这样的得道高僧,应该早就看淡了一切,一切随缘就好。
接下来的半年,吴攸去了富饶的江南,去了寒冷的北方冰雪世界,去了广袤的大草原,也去了海拔最高的吐蕃。
见到到处都是艰难求生的人们,吴攸一时感慨万千,要是世上都能够像山村那样多好,此时,他突然有些想念爷爷,想念山村了。
一想到山村,吴攸再也不想再在外面游走了,他果断结束了四处游走,径直赶往了山村。
一回到山村,他一下感到无比的轻松,见过长生夫妇和村中几个长辈后,吴攸将自己关在草屋,他要让自己好好静一静,也只有这里才能让他彻底放松下来,真正的静下心来,他要将自己调整的最佳状态,为进入仙界做好准备,他预感到仙界并不全都像壁画中描绘的那样祥和,说不定比元境还要凶险千百倍。
但不管这趟有多么的凶险,他都必须要去,不光只是为了救回雪恋梅的魂魄,他还有太多的疑惑需到哪里才能得到答案。
同时他隐隐觉得,不光是元境出问题了,就是整个仙界也出问题了,而元境的人们之所以生活的如此艰难,似乎都与此有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难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难道古人早就洞悉了这一切。
如果真是这样,那山村的祥和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它就像一颗美丽世界的种子顽强的支撑了下来,为人们保留着最后的希望。
一个多月后,当吴攸离开村庄赶往翠峰山时,经过山村的洗礼,吴攸再次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已为去往仙界做好了准备,而通道应该就藏在那个神奇的泉眼之中。
当吴攸返回翠峰山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