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苏武归汉,李陵留胡(1 / 2)

我从汉朝走来 海曲县民 1025 字 11个月前

李陵在力竭之后不得已投降匈奴,单于认为李陵是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封李陵为右校王,与卫律同时受到重用。

公元前97年,汉武帝派公孙敖深入匈奴,打算营救出被迫归降匈奴的李陵将军。不久,公孙敖无功而返,上奏汉武帝:“臣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李陵帮助单于训练军队防备汉军进攻,所以臣没能把李陵带回长安。”

汉武帝认为李陵是死心塌地归降匈奴而背叛国家,所以将其全家满门抄斩。后来有人告知汉武帝先前教唆单于的人是李绪而非李陵,汉武帝因此懊悔不已。

李陵听说全家被杀,迁怒于降将李绪,便派人将李绪杀掉。单于之母闻讯,欲杀李陵,单于得知就赶紧把李陵藏匿到北方,直到单于母亲去世后才将李陵接回王庭。

汉使苏武自从被单于流放到北海牧羊后,衣食无着,只好以捕食老鼠和采集野草种子艰难度日。苏武在牧羊时始终手持汉朝符节,向匈奴表明自己忠于汉朝之心坚定不移,以至于年深日久符节上面的缨穗都已经全部脱落了。

苏武当初在朝廷和李陵都官至侍中,在李陵归降匈奴后,一直不好意思面见在北海坚守臣节的苏武。过了许久,单于命李陵去北海劝降苏武。

李陵来到北海,为苏武摆酒设宴。酒过三巡,李陵对苏武言道:“单于听说我与足下交情匪浅,故而派我来转告您,如果足下愿意归诚,那么单于必定会对您委以大任。

毕竟您永远无法回到汉朝了,何苦为难自己呢?况且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您忠君事主,坚守臣节的事迹又有谁能知道呢?

在我来匈奴之前,您的两位兄弟皆已获罪自杀,您的老母亲也含悲离世。听说您的妻子因为年纪尚轻,所以现已嫁作他人妇。家里只剩下您的两个妹妹拉扯三个孩子,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她们也生死未卜。人生如朝露,应及时行乐,何必自找苦吃呢!

当我刚开始投降匈奴时,精神恍惚,如同发疯一般,自以为有负朝廷而内疚不已,还连累我的母亲遭受牢狱之苦。您不肯投降的心情,又怎能比得过我呢?

何况如今陛下年事已高,反复无常,大臣无辜被诛杀满门者不可胜数。有朝一日您倘若回到汉朝,福祸难料,所以您这样做又图些什么呢?”

苏武正色言道:“苏武父子皆无尺寸之功,幸赖陛下赏识才得以高爵厚禄,使我兄弟几人有幸在陛下身边服侍,所以常愿以死报效陛下厚恩,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即便今日杀身报国,赴汤蹈火亦无所惧!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恨!请你不必多言了。”

李陵在北海与苏武逗留数日,始终没有劝动苏武投降。临走之前,李陵又对苏武说道:“足下可否再听我说一句话呀?”

苏武义正言辞的说:“自从我身陷匈奴以来,苏武早就是个已死多年的人了。如果单于一定要我投降,那么你我今日痛饮一场,然后我以死明志!”

李陵见苏武出于一片至诚之心,于是喟然长叹曰:“真乃忠义之士也!像我李陵与卫律这样背叛朝廷的人可以说是罪比天大呀!”言罢泪下数行,留给苏武几十头牛羊,然后落寞而去。

过了几年,李陵奉单于之命再次来到北海,告诉苏武汉武帝驾崩的消息。苏武闻讯真如晴天霹雳,痛哭流涕哀伤不已,以至于口吐鲜血。苏武每天早晚都会面向汉朝的方向祭拜汉武帝,前后达数月。

等到匈奴新单于继位时,单于之母品行不端,以至于国内动乱不安,单于很担心汉朝此时派兵来攻,于是卫律向单于建议不如与汉朝恢复和亲。匈奴在向汉朝表明和亲的想法之后,汉朝便派使者与匈奴洽谈。

汉朝使者要求匈奴释放之前扣留的苏武等人,单于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当汉使再次出使匈奴时,常惠便偷偷拜见使者,提及苏武尚存人世,然后让使者对单于诈言:“汉朝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腿上系着一封书信,上写苏武等人在某某处。”使者认为此计甚妙,便按照常惠所教之法言于匈奴单于。

单于听罢大惊失色,看了身边的人,以为有人泄密。所以只好惭愧的对汉使说:“苏武等人确实尚在。”于是只好将苏武与马宏等人交还汉使。

马宏是从前跟随光禄大夫王忠出使西域的副使,途中遭遇匈奴袭击,王忠战死,马宏被生擒,誓死不降。所以单于把马宏和苏武一并归还,向汉朝表达诚意。

李陵得知苏武即将返回汉朝,于是设宴向苏武表示祝贺。李陵不无感叹的对苏武说道:“足下今日得归,赤诚之心扬名于天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忠义之士,有哪一个能与你相比呀!我李陵虽不才,如果当初朝廷能够保全我的老母亲,我也会像古时候曹刿挟持齐桓公签订盟约那样报效国家。

可是后来皇帝杀我全家,我如今苟活人世又有什么期盼呢?唉,事已至此,只是想让足下明白我李陵的心迹罢了!”李陵说完这些话,不觉泪流满面,就此与苏武诀别,此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