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说的是弹劾他们的大伯沈昱。
沈岚只能干笑两声,“不然我们下五子棋或者围棋好了。”沈岚其实象棋围棋五子棋跳棋都会,奈何下得不多就是个臭棋篓子。
最后三个臭棋篓子一起开始玩五子棋,沈岚对战沈翊和沈峥,主要是三个人还能勉强下得有来有回。
下了几盘之后,三人都有些乏了。突然听见外面街道喧哗起来,三个吓了一跳,随行的吴大管事匆忙进来禀报,说倭寇已经到苏州城外了!杨管事正带着店里的伙计出去探听消息了。
沈翊忍不住皱起眉头,沈峥脸色有些白了,沈岚此刻在后悔真是缺趁手的兵器,不过他就没想到自己这年纪也不知道到底能搞个啥。
沈翊开始指挥着伙计把金银细软藏进地窖。
“爹,倭寇会进城吗?”沈峥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难免有点紧张。
“一般不会,就算围城也多半是要些财物细软或者粮草。”沈翊边答眉头拧得更紧了。沈岚看沈翊的表情就知道,这种时候如果拖久了,除了倭寇,官府摊派和流民也是个大问题。
整夜城里都是灯火通明,时不时有巡逻的士兵走过,虽然一夜无事,但是大家均是一夜未眠。
第二日一早,便听说援兵到了,倭寇已经褪去了。援兵驻扎在城外,黑压压的一片。不仅如此,听说还有援兵赶到。
不知道倭寇来了多少,但是现在援兵至少到了三万人。普通百姓还好,商贾人家已经不允许出城了。沈家目前还算是官宦人家,但也被“客客气气”的留在了城里。
“唉。”沈翊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多事之秋啊。
“爹,估计要多少?”沈岚忍不住问到。
“不知道,三万人呐,这人吃马嚼的。”沈翊忍不住摇头。
“我们就没点儿消息渠道?”沈岚问。
“也不是,有一些你大伯的好友,不然我们家也没法在苏州做生意,只不过……”只不过毕竟不是沈昱本人在此,他们可是三个白身,能被通知就不错了。
“只不过什么?”只有沈峥还一脸茫然。
“官府还在忙于政务,估计一时半会儿顾及不过来。”沈翊还是换了一个沈峥能接受的说法。
“如果我们有功名就好了。”沈峥捏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
成年人的世界远比这复杂,但沈翊也不想说太多坏了孩子的心性。
就这样等了三五日,撒出去不少钱财,伯父沈昱那儿的关系只说还没有定数,其他的老板那儿陆陆续续听到一些要粮食十五万石,白银十万两之类的传闻,沈翊忍不住有些咬牙切齿,这倭寇来得可真是时候。
这日一大早,便听说官府请沈家过去一叙。能叙啥?想想就知道,无事献殷勤,那还真是非奸即盗了。
沈翊叹了口气,换了身衣服,便要出门。
“父亲,稍等一下。”沈岚叫住老爹。
沈翊一脸奇怪的回过头来,“爹,苏州城内商户里,我们家实力排名大概多少?”沈岚问。
“我们其实算不上什么商户,主业并不是这个,只能说有几家铺面,估计排名得到二十开外去了。”
“爹,我推测估计是谈劳军的事儿。”沈岚道。
“我猜也是这事儿。”沈翊答。
“我觉得咱们既然一不是商家,二也算不上有钱,三甚至不是苏州本地人,只需要表现出相应的配合程度即可。充其量喊喊口号,不必充冤大头,也不必死咬着不交。”沈岚边说边看沈翊的脸色。
“说得是,我也是这样想的。”沈翊点点头。
“所以,我觉得爹你还是带些银两……”沈翊正要分辨就被沈岚拦住话题,“不一定是为了当场交劳军,而是伯父的那些交情,如果有人来送了消息或者帮忙总是要打点一二,而且,您最好带些散碎银子、小额银票,方便打点那些衙役,咱们对官场没那么熟悉,只能用钱开路了。而且,您最好带上两个人,跟着报信,万一形势不好也能想点办法。”
沈翊闻言愣了一下,多少有些犹豫,“二老爷,小少爷说得是,大老爷不在这儿,关系都是隔了一层,总是有备无患的。”说话的是吴大管事,他是沈家的家生子,从小就长在沈家,后来沈翊的父亲外放做官,吴大管事就跟着打点,沈昱做官之后,他便被派给沈昱,一直到沈昱做了京官、他年岁也大了,才又重新回到沈家老宅。
见吴大管事也这么说了,沈翊便同意了。吴大管事便和杨二管事又商量了一番,备好钱物,就准备出发了。
杨管事家的老大杨开来是苏州城里的掌柜,由于东家被困在这儿,他便带着两小伙计在这儿跑腿,听说了便走进来毛遂自荐,“东家,这两小伙计一个是我的大徒弟黎东,一个是我儿子杨志,他们都是苏州本地长大的,不如您带一个进去,另一个守在外面,即使帮不上忙也坏不了事。”
一行人准备好,便出发了。结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