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9章:官家所言,实乃圣人之言!(1 / 3)

十月十六,天气阴沉。

宜安葬、祭祀,掘井。

不宜出门、求子、祈福、作灶。

汴京城百姓因朝廷官员是否可以经商的问题,又闹出了新花样。

百姓们大多嘴笨,和文人书生吵起来,很难占到便宜。后者用一堆大道理和一些诘屈聱牙的圣人言论,便能让他们哑口无言。

但是,百姓也有自己的小聪明。

他们果断放弃和文人书生们的辩论,选择直接去攻击那些通过官员身份经商的人。

而汴京城的靶子,自然就是三司使韩绛了。

在百姓眼里,一品楼生意兴隆,大东家韩绛一定是赚得盆满钵满。

百姓们可不顾什么君子风度。

他们明白,只有将事情闹大,朝廷才能重视到他们反对朝廷官员经商的声音。

攻击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比如:半夜朝着三司府扔小石子;派遣几个小孩子拉在三司府门口一堆粑粑;三司府原有的菜农肉商拒绝给三司府送菜送肉;有人传谣称韩绛在外面包养着歌伎……

事情都不大,且不足以对韩绛的安全造成威胁。

但就是癞蛤蟆趴在脚面上,不咬人而恶心人。

开封府衙役又无法将造谣生事的百姓都抓走,只能派遣衙差在三司使府前巡逻,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更有甚者还去编排出了一些顺口熘,让一些孩子在街头传唱。

“三司使,真好做。左手拿着朝廷钱,右手还往百姓兜里落。”

“三司使,真好做。腰缠万贯如貔貅,喝茶听曲就把大官做。”

“三司使,真好做。一品楼里数金银,百姓穷死他说那是岁币的错。”

……

顺口熘的威力,堪比汴京小报,很快就闹得全城皆知。

有一些四五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见别人念,也都兴奋地满大街念起来。

韩绛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这事儿实在是无法解释,并且即使解释,也不一定有人相信。

而百姓的目的,也不是让朝廷严惩韩绛,而是禁止官员经商。

汴京百姓一出头。

其他州府的百姓也跟着闹了起来。

这群人,仗着距离汴京远,除了骂三司使韩绛外,将韩琦、富弼、司马光、欧阳修等支持官员经商的朝廷官员全骂进去了。

这就是大宋彪悍的民风。

因为仁宗、英宗两朝对百姓太仁慈了,百姓们才敢如此大胆。

当然,无人敢去辱骂当今官家赵顼。

就在这时,又一名官员被骂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

江宁府扬州、司法参司事林动,正八品。

林动,官位不高,但在江宁府却名气甚大。

扬州的饭馆、客栈、酒楼几乎八成都是他的。

当然,在江南还有一些隐藏的官员,买卖做得其实比林动更大。

但林动之所以被推到风口浪尖,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另外的特殊身份。

他是当今林贵妃林映衣的堂哥。

百姓反对官员经商,其实反对的乃是特权。

而林动就因这个贵妃堂哥的身份,做生意顺风顺水,远超他人。

于是,他瞬间便成为了百姓们攻击的对象。

与此同时。

御史台也开始上奏,希望朝廷遵从民意,禁止官员经商。

韩琦、司马光也都接着上奏,表明有些生意必须要官员来做,万万不能一刀切。

垂拱殿,御桉前。

奏疏已经高如小山。

赵顼长叹一口气,心中纠结万分。

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确实应该禁止官员经商,但站在朝廷的角度,禁止以后,朝廷的很多生意都会处于一种扩张无序的状态。

赵顼心里很明白,官员经商确实会损害很多普通人的利益,甚至会造成一些动乱。

但是,从朝廷自身出发,朝廷需要钱,需要大量大量的钱。

并且,即使禁止了官员经商,还是会有商人贿赂官员,从中牟利,受害的还是百姓。

赵顼不愿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但又不愿意失去这个商业迅速扩张的机会。

入夜。

赵顼吃罢晚饭,按照顺序来到了华沁一的寝宫。

哪曾想华沁一直接将赵顼推了出去,让他去林贵妃的寝宫。

赵顼顿时想起了林映衣堂兄林动的事情,当即朝着林贵妃的寝宫赶去。

赵顼对这个林动有印象。

王安石、韩绛都曾夸赞过他。

此人极为聪颖,在变法革新上颇有想法,本来是应该提到三司的,但因为他与林贵妃的这层关系,为了不让官家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