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过蔺甲一事,沈安觉得是时候调整一下月照国内的经济情况了。
夜深人静,皇宫内灯火阑珊,沈安与蔺茯苓并肩漫步于御花园的小径上,月光如银,洒在他们身上,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
“茯苓,近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沈安轻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规划着月照的未来蓝图。
蔺茯苓温柔地握住沈安的手,回应道:“我知你心忧国事,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沈安停下脚步,转身面向蔺茯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觉得,商业改革是当下之急。月照虽物产丰富,但贸易往来尚显闭塞,若能打通商路,必能大大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商业改革,确是个好主意。”蔺茯苓点头赞同,“那你觉得应从何处着手呢?”
“贸易,乃国家之血脉。”沈安沉吟片刻,“我们可以先从普查,国内的物产和制造业情况开始,了解家底,方能有的放矢。”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月照皇宫的金瓦之上,沈安一纸令下,命大臣王四晓即刻着手进行这项艰巨的任务。
王四晓,一位以勤勉著称的老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组织人手,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王四晓深知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他亲自深入民间,不仅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还派遣得力干将下沉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这些官员们走街串巷,与百姓交谈,询问他们的生产情况,记录每一份可能的数据。
经过努力,一份详尽的,月照国物产与制造业报告,终于呈现在了沈安的案头。
沈安仔细翻阅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海产一栏上,心中有了计较。
“月照临海,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若能有效开发,必将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沈安心中暗想。
于是,沈安召见了王四晓,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四晓,我看了你的报告,觉得我们月照国的资源以海产为主,我意决定率先开发海洋资源,以渔、矿、运输为主,你意下如何?”
王四晓闻言,心中虽感惊讶,但更多的是振奋:“陛下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只是,这海洋开发具体该如何实施,还请陛下明示。”
沈安微微一笑,缓缓道:“开发海洋,首要任务是发展渔业。但切记,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平衡。”
“所谓‘生态’,简而言之,就是自然界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若我们过度捕捞,破坏了海洋生态,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王四晓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显然对这个新概念还有些陌生:“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微臣愚钝,不知具体操作时该如何把握这个度?”
沈安耐心解释道:“你可以先从制定渔业法规入手,规定每年的休渔期,让海洋生物有时间繁衍生息。
同时,鼓励渔民使用更加环保的捕捞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另外,还可以设立海洋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和海洋生态系统。”
王四晓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豁然开朗:“陛下英明,微臣这就去准备相关事宜,定不负陛下厚望。”
随着王四晓的离去,月照国的海洋开发计划正式拉开帷幕。
一时间,月照的海岸线上热闹非凡,渔民们按照新的渔业法规作业,海洋保护区内的生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海洋资源在可持续利用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沈安眼见海洋产业方面,已有了些许成效,心中正自欢喜,却不料新的问题悄然浮现。
一日,他微服私访至渔港,亲眼目睹了渔民们,驾驶着那些古老而破旧的渔船出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这些渔船,历经风霜,虽承载着渔民们的希望与汗水,但在汹涌的波涛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无力。
他深知,若不能改善渔船状况,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回到皇宫,沈安立刻召见了屠苏与刘定国,二人皆是月照国的栋梁之才,一位勇猛善战,一位治国有方。沈安将百姓的需求,与心中的忧虑一一道来,目光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海洋产业乃我国未来之根本,而渔船则是基础中的基础。”
“目前我们的渔船太过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意要打造一批新式渔船,以提升捕捞效率,保障渔民安全。”
屠苏与刘定国闻言,皆是精神一振,齐声应道:“陛下英明,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沈安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缓缓展开,那是他日夜构思、精心设计的新式渔船图纸。
图纸上,每一根线条都透露着沈安的匠心独运:“我设计的新式渔船,虽仍以风帆为主动力,但通过改良风帆结构,使之更加高效利用风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