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科举改制(1 / 2)

李贤发现楚宁这个法子还真是挺好用。

人嘛即是如此,一旦牵连上自己的利益了,自然态度就不一样了。

深深地呼吸一口气之后,李贤觉得可以商讨科举改制的事了。

目光瞥了一眼堂下一直未曾发言的楚宁,那眼神里全然是意味深长。

楚宁顿时领会了皇上的心思,这时想让自己提出科举改制的事了。

刚要出班奏对,只听李鸿仑当先站了出来,行礼躬身,大声说道:

“皇上!臣有事启奏!”

楚宁刚要迈出的一步,立刻就顿住了。

接着只听李鸿仑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皇上,唐国自太宗伊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尤其是革新科举,曾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感叹,足见太宗对人才的重视,对科举的重视,后才方有贞观之治。

然而,科举发展至今,唐国朝局已陡然发生巨变,尤其科举制度已逐渐疲弊,不再适应如今的朝局,故而,臣谏言,应进行科举改制,为朝廷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

李鸿仑这番话说完,余天正当即表态拥护:

“皇上,臣赞成李大人所奏,朝廷当下确实应该进行科举改制。”

与李贤对视一眼后,余天正再次高声说道:

“启奏皇上,如今大唐开国至今,人口已增加两倍有余,然朝廷的科举制却墨守成规,如今皇上新政,也应该将科举制中存在的弊端进行革除,尤其是科举应该彻底从礼部剥离出来,交由皇上钦定主副考官,并由皇上亲自出题,凡金榜题名者皆为天子门生。”

轰!

斯言一出,满堂哗然。

这便是要将人才选拔的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了。

可李鸿仑向来不参与朝事,可现在却主动谏言皇上科举革制。

这在明眼人看来,显然是私下里就已经有过讨论的。

这时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好啊!”

李贤显得是十分意外,洋洋一笑,高声说道:

“如今大唐人口兴盛,然人才选拔及官员选拔却存有不足,尤其去年出了科举舞弊案,更是让天下学子对朝廷开科取士议论纷纷,让朝廷颜面大损。”

说到这里,李贤的目光看向了堂下的礼部尚书姚崇,随后接着说道:

“李先生谏言应对科举改制,左相也是极力赞许,这其中目的自然都是为了能够为朝廷选拔出更好的得力官员,科举改制也才尽可能的成为朝廷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不知众位臣工意下如何?”

众人皆是左顾右盼,却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

去年二月春闱科举舞弊案,可谓是闹得十分轰动。

因礼部一名参与监考的副主事,竟不知从何处弄到了考题,以一千两一份,私下里卖给了十个考生,其中金榜排名第一位便在其中。

放榜后,京都便开始流传出榜首之人乃是不学无术者,为何会高中状元?

很多学子们开始联名上书喊冤,甚至阻拦官员出行的轿撵。

最初拦路者,自然被遭到了打压、恐吓。

可谁知,这些学子们真就是初生牛犊,越是打压,反而气势越是高涨。

很快,便引发了学潮运动。

学子们纷纷走上街头,开始联合起来到翰林院请愿,要严查主持科考的有关官员。

作为翰林院大学士,文人之首,李鸿仑不得不出面奏请太后,核查此事。

文人学子们在本就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他们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还真就能搞出一些事情来。

太后得知消息后,雷霆大怒,立刻派人核查。

果然,仅仅用了十五日,便核查出了十份考卷如出一辙。

这一结果公布后,再次引起学子们的哗然。

太后再次下旨,严查所有参与监考的官员,一定要把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最终到了三月底,所有涉案官员都已核查清楚。

负责科考的副主事直接被砍了头,十名花银子买考题的学子们被发配到了黔州做苦役,永远不得离开黔州。

至于其余涉案官员,全部都被罢官免职。

而作为此次科考的主事官却是唯一的免罪者。

虽然学子们再次纷纷上书要罢黜主事官,可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而那位主事官,便是如今的礼部尚书姚崇。

是的,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姚崇便历经了太后主政,先帝主政,以及如今的皇上主政。

还从五品礼部主事官,干到了现在的正二品礼部尚书。

放眼整个大唐,完全称得上是官场升迁的奇迹了!

“礼部尚书何在?”

就在这时,李贤的目光扫视着堂下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