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选拔乡勇,组成义军?”
百姓禁用铁器不假,可若是县衙筹措的乡勇,身怀铁器就合情合理了。
秦镇略微有些意外,他原本就是想用这个理由,却不曾想这黄绝居然和他想的一样!
“法子是个好法子!”张藐眼前一亮。
毕竟他也怕海寇卷土重来,天知道这些挨千刀的邪台国人什么时候会再次登岸?
筹措乡勇,既可以训练战力,对抗海寇;同时乡勇又不算在士兵之列,算不得他张藐私自募兵。
只是……
筹措乡勇需要训练,需要银子,这可难倒了张藐。
“钱的事情,大人不必担心,草民可以负责。”秦镇似乎看透了张藐的内心,十分贴心的说道:“想必大人也已经看到了,我们村子以卖鱼为生,靠海吃海,乡亲们能够自给自足。”
张藐乐了,他方才想起,小渔村的鱼肉生意,他也有一份。
如此说来,这乡勇,确实只差一个名头。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准许你组建乡勇。”
张藐丝毫不担心乡勇尾大甩不掉,毕竟乡勇和山贼不同,乡勇多是些有家有业的百姓,是要吃饭的。再者,小渔村的鱼肉生意,他张藐占大头,秦镇不过才一分利,能养得起多少人?
相反,让秦镇组建乡勇,不仅可以抵御倭寇。
你小渔村都有乡勇了,对付山匪的事情,自然就不需要官府出力了。
同时鱼肉买卖做大,他张藐赚得越多。
一箭三雕,何乐不为?
此时的张藐还不知道,秦镇要的,便是这个名头!
“草民斗胆请大人赐墨,立一块抗寇模范村的牌匾,以彰显大人功德仁义,同时也能让近海县百姓踊跃参与,共同抗敌!”
张藐是个文人。
文人,自然爱名。
秦镇此语,几乎就说到了张藐的心坎里。
将来朝廷派人下来,举目所望,不都是他张藐的仁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