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位大典完美结束。
大多数朝臣都是颇为欣喜。
唯独有那么几人,却是感慨万千,高兴不起来。
比如北美王朱瞻基,作为大明海外藩王,他同样参加了禅位大典,与一众藩王亲眼目睹了朱高煦即位称帝。
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毕竟永乐皇帝将皇位禅让给武德皇帝,那就完全确立了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的法统合法性,任何人都不能从中挑出任何过错之处。
这也就意味着,今日这场禅位大典结束,朱高煦这一脉就会成为真正的帝室嫡脉,大明王朝的皇帝天子也只会从他朱高煦这一脉中诞生!
除非朱高煦这一脉彻底死绝了,才有可能会按照就近原则,从旁系遴选合格的帝王。
但是,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或者说完全没有可能。
据朱瞻基所知,他这个二叔现在就有十一个儿子,大部分还都是正宫皇后韦后所出,全都具备嫡脉身份。
至于嫡长子朱瞻壑,随着太子朱高煦即位称帝,那他这位皇太孙自然也随之升格晋升为皇太子,大明王朝的储君。
朱瞻壑膝下也育有两个儿子,都是太孙妃孙若微所生。
一想到孙若微,朱瞻基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道倩影,更是令他心情苦涩无比。
赵王朱高燧早就察觉到了朱瞻基的异样,或者说这段时间他一直明里暗里地盯着这个小子。
没得办法,朱高燧的利益,早就与朱高煦捆绑在了一起。
只有二哥朱高煦即位称帝,才能确保朱高燧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朱高燧一直都在盯着朱瞻基,以防这场禅位大典出现任何变数。
好在,朱高燧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他那位父皇虽然老了,但不是疯了,没有给朱瞻基任何翻盘的机会。
禅位大典结束,朱高煦正式即位称帝,年号武德。
自此,大明江山换了一个主人,而前太子朱高炽这一脉,也彻底与帝室皇位无缘,成为了北美藩王一脉。
朱高燧也彻底放下了心。
眼见朱瞻基神色凄苦,朱高燧心中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好大哥朱高炽,听说朱瞻基这次准备带走好大哥去北美,这一走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
一想到这儿,朱高燧就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
“行了,大侄儿,禅位大典结束了,陪三叔去喝两盅!”
面对赵王朱高燧释放出的善意,朱瞻基也没有拒绝。
现在他确实需要大醉一场,来排解心中的凄苦,从而彻底斩断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叔侄二人略显落寞的离去,这一幕落到了不少朝臣眼里。
按照宗法礼制,赵王朱高燧与北美王朱瞻基,其实都具备储君资格。
朱高燧乃是永乐皇帝的嫡三子,而朱瞻基则是永乐皇帝的嫡长孙,如若不是因为当年那场变故,不是因为汉王朱高煦横空出世,或许如今坐上龙椅之人,不会是这位武德皇帝了。
奈何木已成舟,除非武德皇帝子嗣断绝全部死尽,否则帝室一脉只会是朱高煦子孙。
这两位藩王,也断然没有入主中央朝廷的可能!
朱高煦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因为禅位大典结束,他正式即位称帝,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其实按照正常的即位仪式,一般都是上任皇帝病逝,太子于灵前即位。
先帝崩逝,新帝即位,需要走三个流程。
第一步,灵前即位,这是权力交接过程,太子成为“代理皇帝”,一边忙着筹备登基大典,一边主持先帝的葬礼。
第二步,举行登基大典,这是身份合法过程,只要登基大典完成,那太子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帝,彻底坐稳了皇位龙椅。
第三步,改元建新,这是打出政治旗号,向整个天下宣告,从此旧时代结束,大明进入一个新帝执掌的新时代!
按照既定流程制度,一般即位的太子都要走第一个流程,于灵前即位,成为代理皇帝,以正君臣之名。
至于登基大典,那不过只是一个仪式,一个宣告天下,这个国家换了主子的仪式,相当于小孩子的满月酒或者抓周仪式。
其实在登基大典以前,新帝就已经受百官参拜,奉为大明新帝了。
比如当年朱棣成功攻破帝都金陵,大军直入紫禁城,建文帝不知所踪后,那些燕军将士对他的称呼便不再是“王爷”,而是“皇上”、“陛下”!
先贤有云: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只要太子殿下堂而皇之地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之上,百官随即进行三拜九叩之礼,如此过后,这方江山便换了主人。
偏偏永乐皇帝还没死,而是举行了禅位大典,所以朱高煦这是直接一次性把前两步就都给走完了。
如此一来,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可远非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