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了!
彻底麻了!
郑和怎么都想不到,这汉王胆子竟然如此大!
设计哄骗整个大明朝廷,强行插手倭国内政!
而且他还要违背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训,对倭国这不征之国动手!
王景宏同样感到惶恐惊惧,坐在小板凳上惴惴不安。
倒是长江水师将军吴宣神态自若,不以为意。
他本就是汉王爷的心腹,当年也是得汉王举荐才能入郑和船队随同下西洋。
光是这份下西洋的政绩,就让他吴宣成了大明水师武官一把手,颇有几分炙手可热的意味。
而且通过下西洋夹带些许私货,吴宣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一切,都是汉王爷的恩德。
更何况现在汉王朱高煦成了监国汉王爷,夺嫡势头正猛,吴宣自然抱紧这根大腿,绝不撒手!
在吴宣眼中,不就是打个倭国嘛,水师船队都足以将其灭了,这两个死太监在担心个什么?
想着,吴宣当即表态。
“殿下此言大善,吴宣愿为殿下抛头颅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听到这话,朱高煦有些哭笑不得。
没想到原主送这吴宣入郑和船队,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惊喜。
吴宣虽然是个阴险小人,但现在是自己人,将他发配去收拾倭奴,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恶人还得恶人磨啊!
郑和二人却是心中一沉。
吴宣是汉王心腹,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但他与王景宏可不是,他们是内侍宦官,只忠于当今天子!
对内侍宦官而言,他们不在乎谁当太子,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等新帝即位后,他们这些内侍宦官不是被发配去看守皇陵,就是被逐出宫廷。
所以二人对汉王朱高煦可以说是无感,既不喜欢也不厌恶。
但是现在吴宣主动表态,无异于在逼迫他们二人表态啊!
郑和长叹了口气,再次劝道:“汉王殿下,倭国可是高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难道殿下准备违背祖训吗?”
“呵,祖训?我爷爷的话,就一定要遵守吗?”朱高煦冷笑了一声,“那我大明出兵安南的时候,你怎么不提祖训?安南不也是我爷爷定的不征之国吗?”
郑和:“!!!”
你大爷!
我当时在大明吗我?
再说就算在,我一个宦官我也不敢开口啊!
这汉王朱高煦显然是打定了主意,非要对倭国动手啊!
一念至此,郑和索性闭口不言,不再吭声。
王景宏沉默了良久,见此情形,他也不得不开口了。
“汉王殿下,眼下皇上正在北伐瓦剌,如果骤然对倭国动兵,只怕那些文臣不会答应,这也不符合朝廷怀柔远人的国策。”
不得不说,王景宏是个聪明的宦官。
他并未延续郑和的说法,而是将矛盾引到了文官集团身上。
你想要我们出海远征,征伐倭国,那水师将士总得备上粮草辎重吧?
只要一动国库,那定然瞒不过户部尚书夏元吉,这计划也就胎死腹中了!
朱高煦扫了他一眼,淡笑道:“文臣集团不用担心,只要你们三人同意,本王自会去说服他们。”
“本王对你们三人很是看好,毕竟大明朝的将来,还在你们三人身上!”
此话一出,三人都有些发蒙。
大明朝的将来,在我们三人身上?
我们怎么不知道?
你可真敢说啊!
瞧见三人神情,朱高煦也不着急,而是嘬了一口茶水。
“郑和,你三下西洋,有什么感触吗?”
提及远航感触,郑和也是有些感慨,下意识地回答道:“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也会来自海上,这是臣下西洋多年来的感慨。”
“前宋之所以能以半壁江山对抗女真蒙古百年,全都是因为海上贸易的暴利,我中土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深受西洋各国喜爱,可以说紧俏到根本都不愁卖!”
“朝廷完全可以用这些并不影响国计民生,华而不实的特产换取西洋各国的金银、粮食、香料等物,甚至可以换取各种我大明急需的物资,毕竟只要将茶叶丝绸瓷器等特产运出海外,那就是十倍以上的巨利,这些利润完全可以弥补我大明的金银不足,粮食产量不够等问题。”
顿了顿,郑和抿了一口茶水,继续解释道。
“然而,并不是只有我们能看到这些利润,西洋诸国也一样能看到这些利润,总有一天他们会不满足于从我们手中高价购买商品,而是想方设法地低价购买我们的商品,甚至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我们的商品!”
“到了那个时候,我大明的海疆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