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一十七章 为五斗米折腰
铁黎皇帝眉头紧锁,道:“同在官府,官吏之间,却有天壤之别!文官们不断加官进爵,节节高升,而吏员们则是仕途断绝,进去无望!”
“若是孤的话,还不如辞官回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狄杰拱手:“陛下,您品行高洁,卑职钦佩!可是,吏员们大部分都是俗人,为了那五斗米,别说是折腰,就算是跪下当狗,也不少人心甘情愿!”
“吏员们进取无望,年轻人自然不愿意当吏员!”
“特别是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宁愿十年寒窗,去参加科举考试,期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一步登天!”
“但是,朝廷一年的进士,才有几个名额?”
“就算是皇上不断开恩科,也不过是几百人罢了!”
“天下的学子,又有多少?”
“数以百万!”
“百万人之中,只有几百人能够金榜题名,剩下的学子则是名落孙山,郁郁寡欢,只能回去之后苦读,明年再战!”
“而吏员考试那边,却是门可罗雀!”
“学子们若是真的气馁,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宁愿回乡在私塾里面当一个教书先生,也不愿意去参加考试,去当吏员。”
“如此一来,大量的人才埋没,没有出路。”
“朝廷的官府之中,又严重缺人...”
“如此的怪现状,便是大夏官场的真实写照。”
“陛下,您现在还会认为科举考试好吗?”
经过狄杰的一番解释,铁黎皇帝彻底明白过来。
科举考试,确实为底层的学子们,开辟了一条上升空间,让他们能够平步青云。
西洋有一个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科举考试,准确的说是独尊儒术之后。
天下所有的路,都被科举考试堵死了,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入朝为官。
而剩下的失败者,要么郁郁寡欢,要么愤世嫉俗,甚至成为不安定因素。
铁黎皇帝听说过一句话。
不怕秀才落第,就怕秀才造反!
事实上,历史上的朝代更迭,确实大部分都跟落地秀才有关!
狄杰继续道:“除了人才埋没之外,其实腐败才是最大的问题!吏员想要听选,就要花钱送礼。”
“吏员俸禄微薄,没有钱怎么办?”
“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盘剥百姓,贪污索贿!”
“而且,就算他们送了银子,听选当了七品县令,一方的父母官,也把精力放在盘剥百姓身上!”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越是偏远的地区,任职的往往是听选而来的吏员,他们对百姓的盘剥,往往愈发厉害,搜刮地皮,敲骨吸髓...”
“百姓们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皇上虽然利用锦衣卫监察天下,他们方才稍微收敛一些。”
“可实际上,却是治标不治本!”
“一旦皇上略微有些松懈,那么贪腐之事,就会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哪怕是剥皮实草,依然有吏员冒着危险,盘剥百姓!”
“因为其祸根所在,并不在吏员,也不在听选,甚至也不在索贿的吏部官员,而是在于科举,在于大夏沿袭了千年的文官制度!”
狄杰的一番话,振聋发聩,矛头直指大夏的文官制度!
苏放等人都是听得冷汗直冒!
要知道。
这一番话,简直是大逆不道,动摇大夏的根基!
现如今,大夏朝堂上,有才能的人极多!
比如诸葛云、顾铭之、甘儒生、卢班,都是才华横溢之辈,极其聪明。
这个道理。
他们难道不懂吗?
不!
他们当然懂!
只不过,这些大臣的官职再高,手中的权利再大,也全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才有今天的官职地位!
他们就算明白,岂能转过头来,断了科举之路?
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
天底下的读书人,都会指着他们的脊梁骨破口大骂!
其他的大臣,全都跟诸葛云一样!
他们就算是明白,也不能说!
因为这等于断了自己,以及后来者的路!
当然还有极大一部分,特别是那些思维驽钝的庸官。
他们甚至不明白这个道理,甚至认为,自己能够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