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大惊。
要是朱元璋真的让朱桢来管理户部,那他这个户部尚书该做什么去?
好在这也只是说说而已。
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户部尚书,老六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接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做。”
朱元璋说完之后,户部尚书点点头。
其实朱桢还有一些能够让国库更加有钱的法子,但目前提出的方法可行,就已经足够了。
退朝后。
朱桢便来到了应天府科学院。
院长梁峰已经许久没有见过朱桢,再次见到他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显得十分激动。
“王爷!”
梁峰上前行礼。
朱桢点点头,让梁峰带着他在应天府科学院这边看看。
应天府分院在梁峰的带领下,现在的发展不错。
虽然比不上武昌那边,但能够做到现如今这一部,已经算得上很厉害。
特别是梁峰还在这边成立发电厂。
“我这次过来,其实是有任务安排给你。”
“我准备修建更多的发电厂,而且要在不同的地方建厂。”
“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要保证在每个不同的区域,特别是大城市都有发电厂。”
“选址方面,尽量选择远离市区。”
“至于费用,过段时间由朝廷投资。”
朱桢已经给朱元璋想好了赚钱的路子。
既然是国家级别的投资,那肯定不能是小打小闹。
民间那些生意,就交给商人们自己去做。
朝廷的投资,肯定是要有足够的规模。
简单来说,无非就是民生方面,一定要牢牢地抓在手中。
水、电、煤矿等等能源,就是目前最有效的投资领域。
投资回报率也是相对比较客观的。
现在,朱桢就等朝廷的钱庄建起来。
另一边。
官员选拔的事情很快开展。
通过大明日报的宣传效果,全天下的读书人在读沸腾起来。
而且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官员选拔都要更加热闹。
由于朱桢提出的各地方先进行一次筛选,就能让所有大明的读书人都跟着一起参加选拔。
那些原本由于山高路远等等因素没能够到武昌参加选拔的人,终于能够公平的参加到其中。
很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所有的选拔就已经全部完成。
凡事通过选拔之人,全部都聚集在了武昌。
这次,一共有五千余人来到武昌。
在这么多人当中,朱桢决定选择两千人送往潭明。
剩余的,留下名额,为将来做准备。
潭明的官员选拔,并不需要太多的门槛,只要能够懂得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即可。
这并不需要朱桢亲自参与。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留在应天府,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户部尚书很快就按照朱桢说的,成立了第一家大明钱庄。
并且还通过大明日报的实施政务板块,向全天下都昭告了此事。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应天府的老百姓们。
“这天下要变局了,朝廷搞了一个钱庄,可以让我们老百姓赚钱收利息。”
“我也看到了新闻,你们说这事儿靠不靠谱?”
“朝廷的钱庄,肯定要比那些商人的钱庄靠谱,而且据说这时楚王提出来的,肯定保真。”
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
但民众们一听这件事情跟楚王有关,便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朱桢毕竟是皇家的人。
而且在他的治理下,武昌变得那么发达。
他提出来的想法,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若是其他藩王提出来的,恐怕还真的要好好掂量一下。
在民间,楚王的口碑向来不差。
但凡是跟他有关的事情,民众基本上都不会质疑。
除非是一些听起来就觉得很离谱的事。
“楚王殿下能够让武昌的经济赶超应天府,他这回在应天府开设钱庄,这可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啊。”
“而且把钱存进大明钱庄,买个月还能够有利息拿,我可要先去了。”
应天府的有钱人不少。
大家都有些积蓄,虽然存进钱庄之后并没有特别多的利息,但也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做生意的人而言。
同样是存钱。
其他钱庄没有利息,但大明钱庄有。
正常人都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
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