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礼仪(2 / 4)

是不会干涉的。

“皇上,此乃皇上登基的时候,吏部呈献的礼仪状。现兴献王孝期已过,臣请皇上在礼仪状盖玺。追孝宗皇帝为考,尊封太后为‘圣母皇太后’。”

朱厚熜派人迎接兴王妃入京,杨廷和是坐不住了。

因为大明朝的皇统问题还没有结束。

朱厚熜登基,是因为明武宗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所以从明孝宗那边开始数起。用“皇明祖训”当中的“兄终弟及”,选择了兴王世子朱厚熜。

皇统是隶属于明孝宗、明武宗这一支的,这一支也是皇族的大宗。

朱厚熜继承大位,皇统就是从明孝宗这边继承的。不过光是皇统的继承,杨廷和他们还不满足。毕竟现在明孝宗、明武宗这一支面临断嗣的危险,这是皇家也好,朝臣也好,都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明孝宗、明武宗作为皇族大宗,如果断嗣,直接影响皇统传承。所以杨廷和他们要的是统嗣合一,皇统和子嗣合一。这是儒学礼法,是儒家宗法制度。

儒家宗法制度,是目前维系整个大明王朝最重要的东西。

后世很多人说,外儒内法,说朝廷更重视法,儒只是外面让人好看的。但其实不是,儒家在中国古代是真的很重要,并不只是让人看着好看的。儒家宗法制度,维系朝廷安稳不说,还是稳定地方最重要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儒家宗法制度,所以才能够有中国式的小农经济。可以说整个中国制度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包括中国农村的稳定,都跟儒家宗法制度息息相关。一旦儒家宗法制度破灭,短时间之内没有其他思想代替,那么社会就会处于混乱状态。

不说其他的。

一旦儒家宗法制度出现问题,首先就是很多大家族的继承会混乱。中国各家族的继承,都是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如果这个宗法传承制度出现混乱,家族内部为了争权夺利,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事情。爵位的继承、族长的继承,都是一个大问题。

大家族如此,其他农村地区的宗族也是如此。会出现一片混乱。

所以大臣非常重视儒家宗法制度。

现在杨廷和他们想要的统嗣合一,就是为了维护儒家宗法制度。也就是儒家的道统问题。

朱厚熜是答应了杨廷和,只要兴献王的孝期已过,就答应礼部的礼仪状。也就是入继,成为明孝宗的儿子。完成统嗣合一,继承明孝宗的皇统,也给明孝宗当儿子。

但现在杨廷和是真的不敢相信朱厚熜。

五个月的接触,让杨廷和对于朱厚熜颇为忌惮。现在兴献王孝期刚过,朱厚熜丝毫不提这方面的问题,反而是急急忙忙的派人去接兴王妃入京。

杨廷和是非常担心的。

所以立马给皇上进言,告诉朱厚熜,你五个月前答应的事情应该要兑现了。

“哦?礼仪状?圣母皇太后?”

朱厚熜看着杨廷和很是意外的表情。

看朱厚熜的表情,杨廷和心里咯噔一声。杨廷和一直以来,碰到任何事情都是云淡风轻,一副天下事尽在掌握的样子。但这一次杨廷和真的是皱眉。

因为他心里感觉很不好。

杨廷和是真的不相信朱厚熜。朱厚熜太聪明,看上去少年老成,有少年人没有的城府,有少年人没有的手腕。但与此同时又有小孩子的顽皮,而且能够拉下脸面。看看现在,刚刚登基的时候,朱厚熜明明答应过杨廷和,但现在这是要干什么。

一个皇帝,竟然是跟自己耍赖。

杨廷和怎么可能想到,堂堂的一个皇帝,会说话不算话。

朱厚熜看着有些目瞪口呆的杨廷和道:“什么礼仪状?给朕看看。还有太后就是太后,怎么要封为‘圣母皇太后’。”

杨廷和此时已经明白。

自己被朱厚熜这个小皇帝给耍了。当时朱厚熜刚刚登基,很是痛快的承认礼部的礼仪状,承认里面的一切内容。只是跟杨廷和表示,希望等兴献王孝期过了之后,在确定这个事情。毕竟在兴献王孝期,就过继给明孝宗,怎么看都是不孝。说的是多么的诚恳。当时杨廷和并没有多想,且朱厚熜的要求也合情合理。更何况在杨廷和看来,朱厚熜继统继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就答应了朱厚熜。

但现在朱厚熜说什么?

这是要否定自己说过的话。

朱厚熜接过之前礼部制定的礼仪状,看了几眼之后,陡然提高声音道:“朕在安陆接到先帝遗旨,言‘皇明祖训’的‘兄终弟及’,论序当立,令朕嗣皇帝位。因此朕才入京登基,是根据先帝遗旨继承皇统而来。这礼仪状怎么写的是,要朕宗祧过继。岂有此理,朕有生身父母,如何能够认其他人为父母。先帝在遗旨当中都没有说,让朕继嗣,这里怎么写让朕宗祧过继。礼部王尚书。”

“臣在。”

王瓒走了出来。

王瓒也是非常惊讶。因为当初毛澄担任礼部尚书,制定这份礼仪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