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偶有一些变化,有些甚至有比较大的变化,但根本性的东西一点没有变。
“杨阁老,时移世易,现在的情况和太祖高皇帝之时已经有根本性的变化。我想很多东西杨阁老比朕更清楚。大明开国之时,全国能收税的土地有七百多万顷地,但现在能够收税的土地不过是四百多万顷地。朕想问问,减少了三百多万顷地,这些土地都到哪里去了。若再过五十年,朝廷能够收税的土地如果继续减少,只剩下三百万顷地,到时候朝廷的财政能够维持吗?目前全国流民遍地,若不能安置他们,他们就会成为暴民。朝廷又没有足够的钱,怎么安置他们这些流民。等他们成为暴民,朝廷又拿什么去镇压这些暴民。”
“皇上,朝廷可收税的土地减少,流民增多,就是因为权贵侵吞民田严重。大明朝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权贵肆意的侵吞民田,及利用权势在朝廷各个衙门安排人员,侵吞朝廷财政。因此朝廷要做的就是遏制权贵,包括勋贵、外戚、内官,若再加就是各地的藩王。他们是目前朝廷财政匮乏、全国流民遍地的直接原因。因此打击权贵,遏制权贵侵吞民田,那么朝廷就能够保住可收税的土地。只要能够保持可收税的土地,那么朝廷的财政就不会出现问题。再定时清理朝廷冗员问题,那么朝廷就能够正常运转。”
朱厚熜看着杨廷和。
这是朱厚熜第一次从杨廷和口中完整的听到,他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
权贵。
杨廷和认为,现在大明朝廷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出现在权贵身上。这些权贵就是大明身上的蛀虫,不停的吸食大明王朝的血液。正是因为权贵,大明朝才会没落,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里面的很多内容朱厚熜毒同意。
的确是如此。
大明王朝的这些权贵,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权贵祖上都立下了功劳,可是一百多年之后,子孙后代当中成才的很少,纨绔子弟越来越多。为了维持权贵的体面,权贵用他们的权势,开始成为大明朝的蛀虫。
大明朝想要重新发展,这些权贵是肯定要打击的。
但大明朝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权贵的问题,还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朱元璋一百多年前制定的很多制度,到了现在应该要改变。像朱元璋严格的户籍制度,到了现在已经是严重影响大明朝的发展。军户、匠户这些户籍制度必须要改变。还有大明朝的税收制度,大明朝的卫所制度,都要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杨廷和显然不认为大明王朝的整体设计出了问题。
他只是认为有些部分出现了问题。只要改变这些,那么大明朝就没有问题。
“杨阁老,既然你认为权贵是大明王朝的问题,那么庄田交税,不正是一个好办法。若庄田交税,那么就可以制止侵吞民田和投献。”
“不,皇上。庄田收税,没有前例,更是直接改变大明朝的赋役制度,会撼动大明朝目前稳定的财政制度。若庄田收税,那么藩王的庄田呢?皇上,这是一个大事情。”
“那么杨阁老,既然要限制权贵,清查庄田之后,那么下一步你想要怎么做?”
“限制宗室无限制的膨胀。应该要制定新的宗室管理方法。目前的情况,朝廷对于宗室的之处急剧增加,而一些底层的宗室却获得艰苦。臣的想法是,减少宗室开支,让一些藩王支脉脱离宗室管理,编为普通民户。允许他们种田做生意,乃至于做官。”
朱厚熜点头。
到了现在,朱厚熜算是差不多把握住了杨廷和这个人。
这是一个传统士大夫,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野望。但也正是因为传统士大夫,并不能算是一个大改革家,和商鞅这样的前辈改革家是不一样的。他作为读书人,对于大明朝存在的问题,判断是权贵阶层的问题。
因此他的“新政”,都是围绕着这个。甚至杨廷和都想到了限制大明宗室无限制的膨胀问题,但也只是想办法限制这种膨胀。而不是去根本性的解决这些问题。
杨廷和是不想改大明朝的架构。
这种改革,只能说是缝缝补补。也就能够延续一下大明朝寿命,不可能有根本上改变大明朝下滑的国力。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大明朝是需要杨廷和。杨廷和很适合成为朱厚熜登基前期的内阁首辅。
朱厚熜此时也是比较满意的。
刚刚登基,就碰到了杨廷和这样想要改革,但又不会大改革的人。如果刚刚登基,就碰到想要大改革的内阁首辅,反而会让朝政动荡。
现在很好。
杨廷和即能够进行开源节流,进行“新政”。又不会让朝政出现大的混乱,让朱厚熜这个皇帝也能够顺顺利利的渡过登基前几年时间。
“那朕就改变原来的想法,不去推进庄田收税的事情。然有人愿意把自家的庄田交税,朕也不拒绝。杨阁老,你看呢?”
“如此臣也赞成。”
其实杨廷和是反对的。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