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从目前来看,他封爵永宁伯以后,已彻底成为大汉朝堂中一方举足鼎重的势力,在文官集团也不是全无支
撑,岳丈是工部侍郎,贾政是通政司通政,还有其他中立派和半政治盟友。只是时日尚浅,还有些根基虚浮。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贾珩压下思绪,看向丽人,抚着柔顺的秀发,低声道:「我们还是生孩子吧。」
晋阳长公主:「....」
涂着玫红眼影的美眸绮韵流波,嗔白了一眼贾珩,羞恼道:「谁放的火,你找谁灭去。」贾珩:「......」
咸宁放的火,他还能去找着咸宁?就是真的能找,这时候也不能去,女人的话都要反着听。
「荔儿。」贾珩拉住晋阳,将脸颊埋入丽人心口,轻轻蹭着宛如盈月的雪子。
晋阳长公主玉颜浮起绮艳红霞,见着又是如小孩子一样蹭着自己的少年,心底涌起一股母性的同时,也有几分好笑,幽丽的眉眼,目光早已柔润如水,说道:「今个儿是真不成了,天癸来了,不大方便,你要不去寻元春吧。」
贾珩面色顿了顿,拥住晋阳长公主,轻声道:「那我陪着你,咱们不做别的,就是一起睡觉。」
这时候,他怎么也不可能去寻元春,而且他能感受到晋阳是喜欢,他依赖着她,缠着她的。
晋阳长公主果然没有拒绝,两人进入书房里厢,去了衣裳,躺在床上,躺在被窝里,丽人紧紧搂住贾珩,呢喃道:「子钰,本宫今晚就抱着你睡。」
「嗯,睡吧。」贾珩轻轻抚过晋阳的肩头,也没了别的心思,听着丽人的逐渐均匀的呼吸声,心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宁。
......
翌日,河南府衙
官厅中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河南府下辖州县的相关吏员聚之一堂。
以河南府尹孟锦文为首,另有河南府下辖十几个州县的官吏。
河南府下辖诸县的官员,都是提前得了吩咐,骑快马来到洛阳城。
贾珩坐在条案后,看向下方一众河南府官吏,黑压压大约二十来人。
「见过制台大人。」河南府的官员,纷纷齐齐见礼说道。
贾珩面色沉静,目光逡巡过下方众官吏,道:「都起来吧,都看座。」
二十来位官员分列两旁的一张张椅子上坐下,正襟危坐。
贾珩道:「从今天开始本官会在洛阳停留半个月,与河南府衙合署办公,主要职事有二,其一点检河南府相关粮田、水利事宜,以备农事;其二,遵朝廷之令,完省内地方大计事宜。」
下方众知县、知州闻听「大计」,面色微变,拱手称是。
贾珩做了个开场白,然后看向孟锦文,问道:「孟府尹诸县官吏都来齐了吧?今岁以来的钱粮征收,刑名道议,诸般汇总簿册都带来了吧?」
「回大人,人皆已到齐,簿册也都带来了。」孟锦文开口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道:「着文吏送入官邸,本官会吩咐专人审计、核实。」
孟锦文应了一声,拱手称是。
「此外,无商不兴,无农不稳,河南积年大旱,诸县都要兴修水利,开凿引河、蓄水湖,以
备不虞,先前本官也说过,将其作为政绩考核之
要,但诸县切记,不得滥发徭役,除发刑徒外,由官府以米粮雇人。」贾珩说道。
太仓还有不少粮米,这时候许多百姓能有口饭吃,都愿意干着公家的活。
官厅中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贾珩默然片刻,问道:「河南府下辖几县,受灾情况如何?」
不得不说,这几年旱情有增无减。
孟锦文叹了一口气,拱手道:「大人,开春以来,拢共就下了两场雨,不少地方
都受了灾,如不是去年冬天还下了一场雪,只怕有事··....不过,今年夏粮可能又要减产。」
贾珩道:「具体受灾情形是哪几县,几位都可畅所欲言。」
从目前而言,大汉的主粮还是稻米和小麦、玉麦(玉米),此外,还可以派锦衣府去安南寻找番薯,或许大汉广东、福建等省已有种植也说定,如果寻到,定要在省内歉收地域大力推广,这个是饥年救人命的作物。
下方众官吏也都纷纷诉说着难处。
贾珩认真听着,过了会儿,问道:「尽量组织百姓挑水灌溉粮田,不能任由天灾绵延成祸,同时还要谨防蝗灾。」
在后世之所以没有蝗灾肆虐,就是因为水利的大范围修建。
又交代了几句,待官厅之中众官员都离去,
贾珩唤来了在外值守的刘积贤,在其诧异中,命
书吏取来白纸,画出番薯,并注明其特性,以便锦衣府相关探事寻找。
「命福建、广东沿海等省的锦衣卫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