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群商人不是没想过降价,但们总想着把吐出黄金白银赚回来,一旦开始降价,恐怕就有不断亏损一条路了。 宋知府冷声道:“那你们还有更好的主意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者心中转了无数个念头,最后无奈地叹一气:“算了,降价就降价吧,我就不信,们的盐储备,都多过我们,你们启国皇帝要收回盐场,还不是图盐场的利润?” “难道还能亏本卖盐给那群刁民不成?” 第二天,儒城百姓们疯传了一个消息——那群不可一世的渤海盐商,竟然开始降价卖盐了! 不少热闹的百姓,纷纷聚集到渤海盐商店门前围观,们的价格比官盐略低一点,那群伙计们都十分不情不愿,臭着一张脸,态度也极不耐烦。 本来还有个计较实惠的百姓买,可伙计在舀盐时,状似不经意抖一抖手腕,木勺的盐就浮些许,落回盐袋。 缺斤短两是些大商人常见的手段了,从前百姓们没有别的选择,也只能咬着牙认了。 今有了便宜的官盐,哪还愿意受个气? “不买了不买了,走走走,咱们官盐那买,再等几天,说不定还能更便宜呢?” “就是,不能便宜了些渤海人!” 本就门可罗雀的盐商店门前,人群一哄而散,一个顾客也没剩,那几个伙计顿时又有些后悔,在后面呼喊着叫人回,可惜已经没人理会们了。 “怎么办?”掌柜的在后面急疯了,咬一咬牙,“再降价一成,哦不,两成!” 渤海国商人纷纷开始降价,即便此,依然打不过官盐。 由于们产盐投入了大量燃料和人力以及运输成本,再加上盐价本就虚高,即便把盐价压低到原本的两三成,津交盐场依然还能略有盈余。 甚至因为前期赚了渤海人好几万两黄金白银,盐场可以说一夜暴富也不为过。 价格战打到最后,渤海商人亏得连裤衩子都恨不得当掉。 些盐商已经不指望回本了,只要能赶紧把囤积的盐出掉,别砸在手就好。 然而,们万万没想到,更崩溃的事还在后头! 连着数日,官盐不断低价大量售盐,直接把儒城的盐价打到三成左右,百姓盐慌的情况大大缓解。 虽然还有缺,但百姓们心中已经建立起官盐货源充足的印象,便不像之前那样,天天通宵排队抢盐、屯盐,而是按需求来买。 买盐的人少了,渤海盐商越发卖不出盐,时,又传来一个新消息——津交盐场的官盐新来了一批精盐! 盐白雪,入即化,细腻而味鲜,售价只比一般的粗盐多两成。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像渤海盐商卖的那些粗粝的粗盐,不但颜色是灰白的,大小颗粒不均,味道还又苦又涩。 那些渤海商不信邪,立刻派人买了一些回来,一之,大为吃惊,们根本不知道些精盐是何炼制而成。 们只知道,,是绝不会再有百姓来买们的粗盐了,成吨的盐就样砸在手。 还有们之前花高价,收购的那些盐,渤海商欲哭无泪,简直是大亏特亏,死的心都有了! 该死的喻行舟,要不是一开始放出产量少的假消息,怎么会诱得们不断花大价钱收购,明知道在降价,为了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也只能咬牙不断追加。 结果,越加越多,最后一记釜底抽薪,生生给们砸到破产! 盐场的盐工们从过沉重的负担中解放,欢天喜地,儒城的百姓们终于吃上了味道更好的平价盐,心满意足,盐场赚了大量真金白银,可谓皆大欢喜。 唯独渤海商们,满面呆滞望着满眼卖不出的高价粗盐,悔得肠子都青了。 ※※※ 津交盐场。 天大概是的盐工们有生以来最惊喜的一天——那位来自京城的大官,居然要给大家伙发工钱! 老盐工们彼此茫然地张望着,脑子还转不过弯来。些盐工跟铁厂那些匠户们一样,生来就在盐场当灶户和盐丁,别说工钱,就连一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 每日能吃上一两顿清粥咸菜,保证不饿死,还有力气干活,就是上天莫大的恩惠了。 花渐遇拍了拍手,将
第 109 章 崩溃的渤海商【一更】(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