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2 / 2)

刚才薛秀宇的状态真的很可怕,浑身散发着冷意。

贺明用手机地图帮他找到了手机维修店:“不远,走五百米就有一家,哥,我帮你送过去,你回去睡一会,太累了。”

薛秀宇拒绝了:“我没事。”

手机里所有的聊天记录,都没有了。

“师傅,我的手机没事吗?”薛秀宇顶着熬夜红血丝眼睛,急切地问修理师傅。

手机修理师傅是个有幽默感的,接了下去:“没反应,准备一下让它安乐死吧。”

他呼吸停滞了一下。

在这几个月里,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翻聊天记录,从头开始翻,像看连续剧一样翻完一遍又一遍。

每句话都能让他回味好久。

“……那我的聊天记录呢?在其他客户端能恢复吗?”他抱着最后的希望问。

“骗你的,只是简单的黑屏而已。”修理师傅大声笑起来。

薛秀宇松了一口气,看向维修店外。

夏末的天空蓝得不可思议,日光刺眼极了。

*

周末,天气很好,徐楝实特地起了早,和约好的人见面。

她翻译的那本小说终于在出版社走完出版流程,电子书版本正式在各大电子书平台上架,纸质书也基本完成了流程。

她欣赏了一会儿寄来的样书,把它放在了家里的书架上。

虽然版税制带来的薪资不会太高,但她心满意足。

这几个月来,她一边等待下一个翻译项目的启动,一边顺手接几个会议口译,比去年自学的时候要清闲多了。

去年这个时候,她每天要早起开始在自由译者网站上接稿子翻译,下午和晚上都是学习翻译文学作品的时间,一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现在有译本出版经验后,就代表她在这个行业至少有立足之地了。同声传译的老本行做一次很赚钱,她可以歇好久。

【实习带过的学弟-姜翊】:你到了吗?

徐楝实从地铁下站,看了一眼消息,回复:我到了。

【实习带过的学弟-姜翊】:看到你了(笑)。

有缘的是,曾经带过实习的学弟姜翊今年六月居然在那家译文出版社正式入职了。

周末,姜翊约了她见面。

“去另一个部门的时候在样书上看到了你的名字,就来找你了。”

徐楝实点头:“是很巧,我没想到你会入职编辑。”

去年还对她说未来就业方向是同传的姜翊笑道:“忽然不想做口译了,试着做稍微平稳一点的工作。”

那家译文出版社里大部分的翻译工作实际上还是委托高校中的外语教授、或者平时熟悉的译者来做的,那个译者自主竞标的译著出版网站是出版社另外设了一个部门来做的新兴项目,希望能挖掘更多优秀的译员。

“其实是不想付译者那么多钱吧?”徐楝实吐槽道。

“是这样的,现在纸书难做,他们想进军电子书又怕血本无归,就用海选的形式减少成本。”姜翊没有否认。

翻译外文书的渠道一直被困在高校和出版社的人脉中,新兴译者没有人脉就无法向上。

所以,就算报酬少也没关系,只要有渠道和机会,那些希望得到出路的无名译者都会竞争着来参加海选。

从译者的名字出现在书页上起,就代表业界有了人脉,谁不乐意呢?

两人边走边聊,往地铁站附近的咖啡店走去。

*

薛秀宇透过手机维修店的玻璃门,忽然瞥到了外面路过的两人。

他从椅子上弹起来,迅速拉开玻璃门出去。

“喂喂,你的手机不要了吗?”身后,手机维修师傅在叫他。

但那个青年已经步伐匆匆地离开了店。

薛秀宇小跑了两步,跟上两人,非常蓄意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等一下,我有话要对你说。”

徐楝实看到他的时候,惊讶地笑起来,却什么都没说。

手机维修师傅追了出来:“你手机!你不是说聊天记录很重要的吗?”

维修师傅的声音停滞下来。

太阳光给青年的身形笼上一圈雾蒙蒙的光晕。

他的目光从头到脚地确认她的变化,在触碰到她眼中的笑意时,唇角上扬起来。

大型吃瓜现场观众维修师傅低头看了一眼手里拿着的手机,摇了摇头:“啧,刚才来的时候急得要命呢,现在就不要你了,看来是遇到正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