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至伐而止(5K)(3 / 4)

发幽暗,桉几上的盏灯,闪烁着昏黄的光芒,映照两人的脸上,忽明忽暗。

落针可闻的寂静中,王政沉思不语,郭嘉若有所思,唯有细雨淅淅沥沥发出的轻微细响。

半晌。

郭嘉再次抬头看向王政,沉声道:“主公,除非是军中有人通风报...”

话音未落,便见王政拍桉而起,神色阴冷,眼中厉芒烁闪:“来人!传糜芳速来见我!”

“立刻,马上!”

袁谭能这么快做出反应,断定徐州暂时没有回援泰山的能力,十有八九,他已经知道了徐州的作战部署,晓得除了东线,更有西线的主力早已派出。

那么如此机密的情报,他从何知晓的呢?

只有一个解释!

自家的麾下出现了内奸!

等糜芳的来的空儿,郭嘉到底是能做大事的人物,已经沉住了气,他沉默了片刻,把话题转回了当下,说道:“主公,若咱们猜测无误,下一步的行动,怎样打算?”

袁谭知晓了徐州的全盘部署,会不会告诉北海国?如果他告诉北海国了,北海国至今没发现徐方于禁部的主力,会不会只是一个假象?

北海国的平寿风平浪静,没有备战的样子,会不会也只是一个假象?实际早已设置下了圈套,等着天军自投罗网?

此为问题之一。

如果徐州的西线主力陷入苦战,短日内不能速克平寿,无法回援泰山。而同时对此了如指掌的袁谭甚至袁绍,都会开始倾尽全力的发动进攻,那么奉高,乃至泰山又能否支撑的住,又能支撑的多久?

此为问题之二。

袁谭有此动作,那么此时和其父联盟的曹操呢,会否有所行动?

此为问题之三。

沉吟了好一会儿,王政突然道:“内部泄密应无误也,却未必是出自军中!”

论对自家军队的掌控力,此世恐怕无人能和王政相比,且在王政细想之下,天军中的高层将领目前几乎全都入了队伍,中层的也几乎是大半,这些人都是忠诚锁定,根本不存在任何泄密的可能。

郭嘉闻言一怔:“主公为何如此笃定?”

王政看了眼他,好一会儿,灿然一笑道:“因为这些将令全都和奉孝你一样,天生便是黄天降下来辅左本将的!”

“明白了...”好一会儿,郭嘉点了点头:“既如此,那便无虑也,不过若能这般清楚我军兵马调动的,若非军中之人,亦必是州内的重臣!”

“即便不能全盘了解咱们的战略部署,恐怕旁观侧目亦能了然大半,依然有着风险。”

王政颔首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西线主力如今孤军深入敌后,下午军报,前锋吴胜部昨日已经抵达平寿城下,正在城外山中集结。按照时间推算,恐怕早在今日的凌晨时分,就已经展开了对平寿外围山地的攻击。

“徐方的后续部队,亦在陆续抵达中。打草已经惊蛇。譬如两人对搏,我军的拳头已经伸到了北海国的鼻子底下,此时若是撤退,前功尽弃不说,对士气大有影响,北海军更会追击阻截。”

“何况若将这些兵马从平寿掉至奉高,中间便要路过临淄,难保袁谭不会留下伏兵后手。”

“再退一步讲,就算于禁部顺利转投入了泰山战场,这般跋山涉水,来回奔波,便是赶到奉高亦成强弩之末。冀州敌军却是以逸待劳,万一围城打援,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时日和王政时时相处,不知不觉间郭嘉也跟着养成了习惯,思考问题时常常踱步行走。

“这是从援军的角度来出发分析。换一个角度,从泰山守军的角度来说。”顿了顿,看了眼手中的书信,郭嘉笑道:“昌豨此人,嘉曾见过一面,性格坚忍凶狠,却非不识进退之人。”

“若此时奉高危急,书信中必已陈述利害,可主公你看,此信字里行间,不过是将袁军来袭一事告知主公,却无半点求援的意思。”

“奉高本就是主公定下的军翼之一,守军并不算少,昌豨亦非无能之辈,打败袁谭或许不易,可坚城自守个一段时日,想必不成问题!”

“尚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说到这里,郭嘉顿了顿,晒然道:“凭此臣敢断言,奉高一战有惊无险。”

“哦?”王政讶然侧目:“哪一点!”

郭嘉哈哈大笑,对着王政拱手道:“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又有俗言,子肖其父!”

“袁本初便是个志大才疏之徒,他的儿子又能强到哪里去?”

“此子刚克临淄不久,便又犯我泰山,嘿,急功近利,利令智昏,若是一切顺利还好,一旦锋锐遭挫...嘿。”

“昌豨只需扛过最初的几波攻势,待其军中粮草耗尽,人心涣散,必是众说纷纭,有言进者,亦有言退者。”

“而以吾观之,乱相一生,这袁谭必会选择主动退兵!